目前分類:看書 (265)
- Oct 16 Fri 2015 10:00
建豐二年
- Aug 30 Sun 2015 22:11
世界宗教理念史
默西亞‧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應該是當代最富盛名的宗教史學者,在他過世前進行的大部頭巨作《世界宗教理念史》(Histoire des croyance et des idées religieuses)可為他最具代表的作品。遺憾的是,此系列並未完成,他即於1986年過世。
- Aug 11 Tue 2015 23:40
第三帝國的藝術博物館
哈恩斯─克里斯蒂安‧羅爾(Hanns Christian Löhr),《第三帝國的藝術博物館:希特勒與「林茨特別任務」》,北京:三聯書店,2009。
- Aug 06 Thu 2015 23:28
鬱躁的城邦
這個書名驟眼一看,會以為是「躁鬱的城邦」,其實不是。作者在自序提到,之所以叫「鬱躁」,乃是向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致意,他覺得相對於臺灣的「苦悶」,香港今日是既「憂鬱」又「躁動」,故曰「鬱躁」。
- Aug 04 Tue 2015 21:36
另一面的「中華民國」(2)
本文摘自:徐承恩,《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香港:圓桌文化,2015。
- Aug 03 Mon 2015 21:23
另一面的「中華民國」(1)
- Jul 18 Sat 2015 12:09
《鴻》對毛澤東的評價
看完張戎寫的《鴻》,才能理解他為什麼接著會寫出《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無論張戎筆下的毛澤東是否客觀嚴謹,但不能否認,毛澤東對中國帶來莫大的災難。可是這樣的災難被中共有意的忽略或掩蓋,即使是共產中國政治氣氛最鬆弛的1980年代,這件事情也從來沒有真正放到檯面上討論。討論毛澤東的過錯是明顯的禁忌,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要講毛澤東好話的人,都很像是討好共產黨的走狗。
- Jun 18 Thu 2015 09:14
看懂李安
柯瑋妮(Whitney Crothers Dilley),黃煜文譯,《看懂李安─第一本從西方觀點剖析李安專書》,臺北:時報週刊文化,2009。
- Jun 05 Fri 2015 18:14
日本殖民下的臺灣與沖繩
自從我去沖繩之後,就對沖繩的過去很感興趣。回臺灣找了一下資料,發現臺灣並不是沒有沖繩的研究,但學術文章通常是留學臺灣的沖繩人所寫,或者只是單純討論經貿議題,其次就是沖繩的政治問題,至於討論沖繩文化或歷史的,幾乎沒有。
- May 24 Sun 2015 00:46
Dear Leader
我跟北韓研究的書籍常常是是無意間的「邂逅」,此書便是我在逛書店時「巧遇」,看到熟悉的金正日大臉,稍事翻閱,我便直接拿去櫃檯結帳。北韓研究在臺灣已經蔚然成一市場,從二十幾年前的脫北者著作到最近一年的新書,臺灣在這幾年追得很快。《敬愛的領袖》的英譯版本僅僅是去年的事情,也就是說,在華人世界中,臺灣的北韓資訊基乎與歐美同步。
- May 16 Sat 2015 23:58
犧牲的體系:福島‧沖繩
這是一本很值得深讀的書籍。高橋哲哉不僅是國際知名的學者,素來在日本的政治重大爭議上提出諍言,更由於他是福島人,福島第一核電廠一帶是他小時生長的地方,使他對福島核災議題,有著更深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