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法輪殿左側的戒台樓內有座三層白色大理石搭建的戒台,中央不知何故放了乾隆皇帝的蠟像,感覺有點胡鬧。不過此處也展示很多文物,算是一種另類的博物館陳列邏輯。
目前分類:2017北京 (16)
- Nov 22 Fri 2024 08: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14(雍和宮)
- Nov 21 Thu 2024 08:11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13(雍和宮)
在北京最後一天的自由時間,我還是很「學術」的跑去看雍和宮。雍和宮大概是北京少數還有香火的寺廟了,而且這裡是北京的核心區域,去完雍和宮還可以到其他景點。
- Nov 20 Wed 2024 09: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12(普寧寺、普佑寺)
普寧寺山門。
- Nov 19 Tue 2024 08: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11(須彌福壽之廟)
須彌福壽之廟山門。
- Nov 18 Mon 2024 08: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10(普陀宗乘之廟)
普陀宗乘之廟山門。
- Nov 17 Sun 2024 09: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9(避暑山莊)
這次北京行的重頭戲是避暑山莊,跟著中央美院的師生一起前往。說到中央美院,9月份的時候有個新聞,美國攝影師Stephan Shore受邀到中央美院演講,不料講到一半他突然生氣在場學生都在滑手機沒在聽,發表完一段談話後就離開了。這讓我想到這時候我在旅程中對中央美院學生的一點感受。說是「一點」,是因為他們有種我不喜歡的氛圍,所以我一直沒有跟他們互動,很難說我到底不喜歡什麼,可能是那種盲目自信卻又所知不多的感覺。
- Nov 16 Sat 2024 09: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8 國博陶瓷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還有一些陶瓷器的部分,我也忘了為什麼要拍,總之一併處理。久不整理,真的很容易都忘記了。
- Nov 15 Fri 2024 08:22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7 藏傳佛教文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外觀局部,取自維基百科,因為我沒有拍)
- Nov 14 Thu 2024 04: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6 中國佛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佛教文物收藏相當厲害,不過也可以看到中國佛教文物破壞的情況。
- Nov 13 Wed 2024 09: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5 藏傳佛教造像
在北京第三天去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因為剛好碰到中共開大會,入館非常嚴格,從外面排隊到裡面門口就經過三次X光檢查,還要搜身,我還以為我等下會看到美國總統。
- Nov 12 Tue 2024 08:38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4 「趙孟頫」展
2018年北京故宮在武英殿產出趙孟頫書畫特展,集合中國境內的趙孟頫書畫精品,我是經過的時候才發現,硬是又在這裡待了很久。
- Nov 11 Mon 2024 09: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3 「千里江山」展
2013年北京故宮的年度大展「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主視覺看起來很威,但展示就是把有青綠山水的作品按年代排列,沒有其他論述。青綠山水的出現好像很理所當然,因為樹是綠的、水是藍的,所以畫出青綠山水。但對我來說,這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題目。而從展覽中以新疆石窟的複製品作為開頭來看,就算故宮沒有提,但青綠山水很大可能是從西方傳入的表現手法。所以青綠山水在唐代興盛一時,背後可能原因就是青綠山水在南北朝引入中國後出現一波潮流,這些作畫者也許是西域來的(比如畫史提到的尉遲乙僧、閻立德閻立本兄弟、康薩陀等),熟悉「外來」的作畫方式,帶出所謂「青綠山水」。但這種東西終究不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傳統,加上可能顏料進口品質不穩定,所以到了宋代後便轉為水墨山水。這種轉向可以上溯到唐代晚期,顯然就是因為唐末戰事紛亂,且吐藩控制西域一帶,進口顏料斷絕,迫不得已只好用「半成品」水墨山水處理,到了五代慢慢變成常態,到了宋代就躍為主流。
- Nov 10 Sun 2024 09: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2 紫禁城
去北京的其中一個要緊事是去北京故宮,但主要是看展,紫禁城反而次要。但我拍展覽作品太多,先放個外景鋪墊。
- Nov 09 Sat 2024 09:00
【遊記】2017年北京、承德行照片集錦-1 景山
2017年因為學校移地教學去了一趟北京跟承德。嚴格來說,這次行程主要目的是承德,但時間很詭異,因為我們預定去的景點是「避暑山莊」。在11月去「避暑」,幾乎就是腦子有洞的行程。但也沒有辦法,這是為了某位博士生研究所排,於是我就非常難得的去了一趟隆冬的「避暑山莊」。但在此之前,我還是要先放些北京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