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北京故宮的年度大展「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主視覺看起來很威,但展示就是把有青綠山水的作品按年代排列,沒有其他論述。青綠山水的出現好像很理所當然,因為樹是綠的、水是藍的,所以畫出青綠山水。但對我來說,這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題目。而從展覽中以新疆石窟的複製品作為開頭來看,就算故宮沒有提,但青綠山水很大可能是從西方傳入的表現手法。所以青綠山水在唐代興盛一時,背後可能原因就是青綠山水在南北朝引入中國後出現一波潮流,這些作畫者也許是西域來的(比如畫史提到的尉遲乙僧、閻立德閻立本兄弟、康薩陀等),熟悉「外來」的作畫方式,帶出所謂「青綠山水」。但這種東西終究不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傳統,加上可能顏料進口品質不穩定,所以到了宋代後便轉為水墨山水。這種轉向可以上溯到唐代晚期,顯然就是因為唐末戰事紛亂,且吐藩控制西域一帶,進口顏料斷絕,迫不得已只好用「半成品」水墨山水處理,到了五代慢慢變成常態,到了宋代就躍為主流。
這種論點對美術史界應該是胡言亂語,我也沒有論證支持這種說法。只是北京故宮展出這麼多件作品,論述上卻沒有任何進展,似乎有點白費。但對北京故宮而言,可能只要有展出就好,學術上的累積並不太重要。
明,陸治,竹林長夏圖。
南宋,佚名,京畿瑞雪圖。
元,佚名,東山絲竹圖。
元,盛懋,秋溪放艇圖。
明,仇英,玉洞仙源圖。
明,仇英,桃村草堂圖。
明,仇英,蓮溪漁隱圖。
明,文伯仁,溪橋策杖扇面。
明,文徵明,蘭亭修褉圖。
明,文徵明,蘭亭修褉圖跋文(臨王羲之蘭亭序)。
明,文嘉、文伯仁、陸治、陳道復,吳門諸家壽袁方齋三絕冊(選一頁)。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