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學校大葉山欖結果纍纍,掉下許多果實,很多果實已經爛掉,剩下顯眼的種子,約莫三四公分,散落在地面,相當顯眼。
學校種了很多大葉山欖,有些是學校剛蓋好時就種的,有些是十年前種的,自學校搬遷至關渡邊地,已經二十餘年,大樹成蔭,姿態甚雄。大葉山欖是極好維護的樹種,落葉很少,沒有什麼病蟲害,而且不太需要修剪。去年因為風災嚴重,學校修剪了比較低的粗枝,其實大可不用。當時颱風肆虐,剛好學校又在山腰,有強烈的地形風,很多大樹都應聲倒地,移植的老榕尤其悽慘,有好幾棵連根拔起,也種不回去了,外來樹種也禁不住摧殘,藍花楹、黑板樹等,受損嚴重,有些幾乎夭折。此時台灣的本土樹種便顯優勢,樟樹、苦楝等,雖折損枝葉,大抵沒有很大的傷害,大葉山欖、杜英等樹就更強健了,只多少折斷一二分枝,樹形多半完好。且大葉山欖,一旦茂密起來,厚葉交疊,樹蔭濃密,看起來既美觀,且也真的有乘蔭納涼的能力。唯一缺點,就是開花時期,氣味濃重,並不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