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陳垣:記大同武州山石窟寺

距京綏路大同站西二十里,左雲縣雲岡堡,有石窟寺,為拓拔氏遺構,蓋千四百七十年於茲矣。以比伊闕石窟,倘早五十年。鑿山為巖,因巖鐫佛,巖高者二百餘尺,可受三千許人;佛高者六七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水經注》所稱賞也。「櫛比相連,三十餘里」,《續高僧傳》所誇許也。徒以遠處塞外,交通不便,故好遊之士,鮮探其奇。迄今京綏路通,旦夕可至,同人乃以戊午重九前三日,約往遊焉。循武州川溯流而上,經觀音堂,入武州塞口,則見石壁峭立,綿亙無際。壁多摩崖之碑,文體漫沒,猶存廓形。路側有雙鈎佛字,高逾尋丈,殆所謂佛字灣者也。至左雲縣界,則石洞千孔,如來滿山,鬼斧神工,震駭耳目。漸近雲岡堡,則見綠瓦層樓,依山結構,高出林際,俯瞰晴川者,石佛寺也。據《魏書》,佛應作窟。寺僅三楹,堂奧淺隘。寺僧引入後洞,黑喑異常,佛圖四週,鉅細不一,燈光隱約,不可辨認,因致疑雕工精美,何取乎黑暗至此,既而登樓一覽,始知洞上有洞,本可透光,其所以黑暗者,寺掩之也。寺修於清順治八年總督佟養量,建築不得法,故光線不足。像有剝蝕,數以土堊,盡失原形。金碧輝煌,徒取炫目,泯絕古意。其實寺東西諸窟,有窟無寺,櫛比數里者,皆為石窟寺。後人修其一寺,名曰石佛,陋也。其未經修飾,雖甚剝落,然遠望縹緲,容態轉真,窟別異形,無有複製。至於裸體神女,振翮凌空,實相莊嚴,拈花微笑,則極畫像之奇觀,盡人工之能事矣!惜乎古洞荒涼,荆榛滿目,村民佔居,十之七八,衽席炊爨,悉在佛前,斷瓦頹垣,横阻當路。或土埋佛身,已過半膝,或偷鑿全體,新留斧痕。過此不圖,日即湮滅,是則有司之貴也。最可異者,同人遍歷二十餘窟,無古碑碣,足供考證。即游客題名,亦絕無僅有,寺前有萬曆間宣城吳伯與遊石佛寺刻石,詞尚典雅。寺西有佛籟閣匾,寺東有碧霞洞雲深處朱廷翰等石刻,皆漫漶單簡,不足為典要。以故龍門造像,宇内知名;武州石窟,言者蓋寡。同人因為題名而返。余歸而神往者久之,乃摭拾萃籍,著為斯篇,亦以補金石之缺略,俾後至者有所考證云爾。同遊六人:葉恭綽譽虎,俞人鳳翽梧,鄭洪年韶覺,翟兆麟瑞符,邵善脚文彪。俞、翟、邵三君,皆京綏路工程師也。一九一八年十月新會陳垣記。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展覽】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台灣水彩畫的非具象派─蕭如松百年

法國哲學家巴斯卡爾在《思考》當中指出「人在大自然當中不過是一根最柔弱的蘆葦而已。人正是思考的蘆葦(un roseau pensant)。」相較於廣大無邊的宇宙,人類幾近於無,誠如一根蘆葦,既柔弱且悲慘。然而如同這根柔弱與渺小蘆葦般的人類,透過思考能夠將宇宙包含起來。對於蕭如松而言,他的藝術成就,在思考當中體現出偉大,在思考當中擁有整個宇宙。在台灣美術史上,蕭如松就是一根思考的蘆葦,他所建構出來的畫面充滿深度哲思的內涵。他把水彩提升到彷彿油畫那種厚度感,使得景深豐富,洋溢著穩定、深沉、靜謐的精神層次。他的作品,不論是人物、靜物或者風景畫,都展現出高度哲思,追尋對象色彩、造型、情緒、感受的高度統一效果。他經歷二次大戰以及戰後的荒涼,還包括自由禁錮的不安,於是將早期肅然的教育精神提升成潔淨特質,並將其對於人生以及藝術的追求熱忱提煉成色彩象徵和造型隱喻,最終演變成繁複時空辨證上的心靈觀照的作品。(文字來源)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十三章 僧徒詆毀摩尼教

吾讀基督教史,無不诋毁摩尼敢。吾讀佛教史,亦無不诋毁摩尼教。所謂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也。當西紀三百年間,摩尼教興於波斯,基督教徒有因之改宗者,故基督教徒惡之。西紀六百年 間,摩尼教傳至中國,佛教徒亦有因之改宗者,故佛教徒亦惡之。《僧史略》謂此法誘人,直到地獄,其深惡痛絕之情可見也。《佛祖統紀》卷三九,於拂多誕始至之時,評之曰: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六章 摩尼教傳布廣遠

摩尼教之傳布,先由北而南,復由南而北。其傳布之途徑,遠近倒置,頗不可解。疑書闕有問,不能據現存之史料,而遽定其傳布之途徑果如是也。摩尼教之傳來,始自波斯。然波斯入唐之途,原有海陸二線。摩尼教之來,蓋由陸道而非海道,故其教先傳至京師。即其後由吐火羅、回鶻繼續傳來,亦均取途於陸,故其教先自北而南也。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一章 摩尼教起源

摩尼教 Manicaeism 發生於西紀二百餘年,當中國三國時,創教者為波斯人摩尼Mani,固耶穌後,摩訶末前,西方一有力宗教也。今滅迹矣,其歷史不可得見;惟藉基督教史傳中反對摩尼之論,尙可識其梗概。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遊記】2018敦煌遊記─西安碑林博物館2

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石刻藝術館珍藏許多西安出土的重要文物,但似乎沒有相關出版品圖錄,非常可惜。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七章 春秋時睢水有祆神之謬說

春秋時水有祆神之說,作俑於宋之姚寬。謬說相沿,人多忽略,亟應辭而闢之。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章 火祆之起源

西曆紀元前五六百年,波斯國有聖人,曰蘇魯阿士德Zoroaster,因波斯國拜火舊俗,特倡善惡二原之說,謂善神淸淨而光明,惡魔污濁而黑暗;人宜棄惡就善,棄黑暗而趨光明;以火以光表至善之神,崇拜之,故名拜火教;因拜光又拜日月星辰,中國人以為其拜天,故名之曰火祆。祆者天神之省文,不稱天神而稱祆者,明其為外國天神也。《四裔編年》於周靈王二十一年波斯條下曰:是時瑣羅阿司得著經立教,為波斯之聖。即指此也。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遊記】2018敦煌遊記─西安碑林博物館1

西安碑林博物館就是西安的孔廟,不過孔廟的功能已消失,現在是專門用來陳列西安文物的博物館,以碑刻為主,連帶有很多其他的文物收藏。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返回臺灣重展畫業1992-2022 

回臺契機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