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裡的『書』:韓國現當代書藝展」為橫山書法藝術館(以下簡稱「書藝館」)首次進行跨國館際合作,與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以下簡稱MMCA)聯手策畫,首次在臺灣系統性呈現韓國現當代書藝發展。MMCA為唯一韓國國立美術館,專門展出各類現當代藝術,2020年更開韓國風氣之先,由MMCA策展人裴原正策劃,舉辦韓國現當代書藝特展。書藝館以國際書法交流基地為目標,鑑於臺灣少有韓國完整之書法藝術主題展覽和研究,因此特別與MMCA合作,商借韓國現當代書藝重要作品來臺展出,期能透過不同地域的書法藝術圖景,開啟書法藝術於東亞現當代藝術世界中的對話路徑。
目前分類:看展 (81)
- Jul 10 Thu 2025 08:00
【展覽】橫山書法藝術館:美術館裡的「書」:韓國現當代書藝展(2024)
- Jun 29 Sun 2025 08:00
【展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姚瑞中:犬儒共和國(2020)
2020年5月,一個虛擬國家「犬儒共和國」(Republic of Cynic,簡稱R.O.C.)在中華民國首都台北成立。採用了相同英文縮寫「R.O.C.」的犬儒共和國,是依附在中華民國的一個平行組織,也是這個政體的幽靈、幻覺、潛意識,自冷戰歷史中萌生,在當代世界中陰魂不散。此「國中國」是由藝術家姚瑞中所創建,以「寄生宿主中華民國」為概念,探討美、中、台自冷戰以來複雜的國際關係,以及當前的新冷戰態勢下,國族認同的魂與體。
- Jun 28 Sat 2025 08:00
【展覽】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2021)
自1920年代以來,臺灣現代美術的潮流蓬勃發展,參與創作、鑑賞美術被年輕世代視為追求現代化的一環,也是實現新時代文明社會的象徵。美術家一旦創作出被高度認可的藝術作品入選大型展覽會,便成為新時代的文化英雄,他們的作品成為臺灣新文化理想的里程碑。許多有志青年背負著家族與社會的期望,前往日本、歐洲留學,紛紛接受新時代的洗禮,帶回珍貴的經驗與創作生命。
- Jun 27 Fri 2025 08:00
【展覽】橫山書法藝術館:藏珎:東亞書學的視域(2022)
臺灣作為東亞最早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地區之一,歷經西方殖民的統治、也繼承了大量漢人移民帶來的文化思想,隨後日本殖民現代性、國民政府遷臺、美援……等影響,讓臺灣成為東亞地區涵融多種文化的舞臺。書法這個標幟華人鮮明文化色彩的藝術,在臺灣也因為種種歷史的機緣,從而有了新的轉化與發展。
- Jun 26 Thu 2025 08:00
【展覽】國立故宮博物院: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2022)
緙絲以簡單的平紋木機,採通經斷緯織造。先將紋樣描繪在經面上,依畫稿所需的各色絲線,分別裝進梭槽中,按圖案設計,來回穿梭於圖形的經線之間,周圍留下鋸齒狀的空隙,因此緙絲又稱為「刻絲」,是「無中生有」的工藝。刺繡則在已有的地組織,如:絹、綾、綢、緞等絲織品上,鈎描花紋圖案,再以針引線,將圖案繡出,可喻為「錦上添花」之作。
- Jun 25 Wed 2025 08:00
【展覽】北師美術館:京都好博學!-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特展(2018)
- Jun 24 Tue 2025 08:30
【展覽】雲門劇場藝廊:山水 古厝 洋樓─李永沱畫作展(2019)
- Jun 23 Mon 2025 09:00
【展覽】新北市藝文中心:生命的旋律─李石樵紀念特展(2018)
為推廣新北市前輩藝術家,並積累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之聲量,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自106年起策劃新北市前輩藝術家系列展,首檔為「藝術家之眼演─李梅樹特展」,本次展出臺灣日治時期第一代西洋畫家─李石樵,1908年出生新北市新莊泰山地區,為臺灣藝術史上色彩鮮明的實驗者和社會觀察者,不僅佔有關鍵歷史地位,更揣摩西洋現代諸家本質,提攜無數後進,成為臺灣通往西方現代藝術的一道橋梁。本次展出共33件代表性巨作,規劃「人間賦格」、「風景和弦」、「生命獨吟」、「符號變奏」等四個展區,創作年份橫跨日治到90年代,並策畫展覽專題講座,從藝術史學者、李石樵的學生以及藝術修復師等多種面向來認識臺灣一代藝術大師,期待與市民朋友共同聆聽李石樵的生命謳歌。
- Jun 22 Sun 2025 08:00
【展覽】嘉義市立美術館:背光─郭東榮、陳銀輝、詹浮雲
- Jun 02 Mon 2025 08:00
【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 (瓷器)
- May 26 Mon 2025 09:00
【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 (書畫)
- May 23 Fri 2025 08:00
【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 (佛教美術)
- May 20 Tue 2025 08:20
【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 (近代西方繪畫)
- May 15 Thu 2025 08:00
【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 (西畫)
國立歷史博物館是臺灣少數兼具傳統書畫、器物、現代西畫與當代藝術展覽及典藏基礎的綜合型博物館,始終秉持著分享藝術與文物收藏知識的使命,致力於在社會大眾與學術界之間架起友善的對話橋樑。自成立以來,史博館承辦了無數展覽,涵蓋中外藝術大師經典作品、世界古文明珍寶、中國考古成果及精選民間收藏,為臺灣多元文化的藝術脈絡留下了深刻見證。隨著現代化美術館的崛起,史博館作為傳統書畫、器物工藝及中外藝術的多類型藝術推廣平台,不僅是文化的承載者,更是藝術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其珍貴角色實不容忽視。
- May 10 Sat 2025 09:00
【展覽】守護城中,再現菊元:菊元百貨店特展
- Apr 28 Mon 2025 08:00
【展覽】嘉義市文化局:視域交融─臺師大美術系師生聯展
為迎接2025新的一年的到來,1月15日至2月2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將在嘉義市文化局文化藝廊3、4樓舉辦「視域交融-臺師大美術系師生聯展」,展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師生在視覺藝術領域的創作能量與深厚實力。此次展覽特別邀請該校美術系水墨組與繪畫組的專任教授、兼任教授以及在校學生共同展出,不僅呈現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面貌,並同時展現臺師大美術系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在創作實踐中持續引領潮流的充沛活力。
- Apr 27 Sun 2025 15:00
【展覽】朱銘美術館:2018朱銘新作展:人間系列─芭蕾(2018)
- Apr 21 Mon 2025 08:00
【展覽】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身體跨越─竇加.羅丹.阿曼雕塑展(2023)
西洋美術史的雕像最初以希臘雕像為典範,神話人物、歷史故事、奧林匹克選手、或者說是希臘悲劇人物,依據理想美創造出睿智的身體表現,這種身體感往往被稱為古典美的呈現。然而,此次典藏常設展呈現亞洲大學的珍貴收藏,分別為竇加、羅丹以及阿曼等珍貴的雕塑品。
- Mar 18 Tue 2025 08:19
【展覽】國立故宮博物院:草蟲捉迷藏(2022)
從古至今,活躍在野地裡花草間的昆蟲和小生物,精巧可愛的形體及活潑生動的姿態,在在讓人著迷。古代畫家以牠們為主角,約在九百年前發展成「草蟲」這個專門的畫科。「草蟲捉迷藏」特展就是以歷代草蟲畫為主體,希望大家能找出畫家捕捉到的這些小小生物,認識牠們真實的身份,並瞭解與草蟲有關的故事與背後潛藏的意涵。同時展出的還有文學、藥學書上的昆蟲插圖、教學用的畫稿、昆蟲掛圖和標本等,希望能更清楚地對比出草蟲畫的特殊之處,以及突顯畫作想要傳達的意趣。
- Mar 16 Sun 2025 09:00
【展覽】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台灣水彩畫的非具象派─蕭如松百年冥誕紀念巡迴展(2022)
法國哲學家巴斯卡爾在《思考》當中指出「人在大自然當中不過是一根最柔弱的蘆葦而已。人正是思考的蘆葦(un roseau pensant)。」相較於廣大無邊的宇宙,人類幾近於無,誠如一根蘆葦,既柔弱且悲慘。然而如同這根柔弱與渺小蘆葦般的人類,透過思考能夠將宇宙包含起來。對於蕭如松而言,他的藝術成就,在思考當中體現出偉大,在思考當中擁有整個宇宙。在台灣美術史上,蕭如松就是一根思考的蘆葦,他所建構出來的畫面充滿深度哲思的內涵。他把水彩提升到彷彿油畫那種厚度感,使得景深豐富,洋溢著穩定、深沉、靜謐的精神層次。他的作品,不論是人物、靜物或者風景畫,都展現出高度哲思,追尋對象色彩、造型、情緒、感受的高度統一效果。他經歷二次大戰以及戰後的荒涼,還包括自由禁錮的不安,於是將早期肅然的教育精神提升成潔淨特質,並將其對於人生以及藝術的追求熱忱提煉成色彩象徵和造型隱喻,最終演變成繁複時空辨證上的心靈觀照的作品。(文字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