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看展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展覽】故宮南院─妙色:清代金銀飾件特展

「衣」是人類維持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而在衣著之上添佩各種金、銀、寶石飾件,以增加美麗的光采,則是為了傳達生命中抽象面向的種種美好,可能是擁有豐饒的財富、崇高的地位或是對幸福快樂的祈願。因此,展覽的主軸不僅在欣賞金銀飾件的光鮮亮麗,還要專注於他們的語彙元素,將飾件放在物質與社會的脈絡中理解,以掌握其精微的內在指涉,這就是「妙色」的意義。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故宮南院─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

這檔展覽我有點不著頭緒,以「天字號」為概念意義何在?裡面的玉器跨度甚大,有點主題不明。不過當中展出很多印度來的玉器,相當難得。以前故宮只會粗糙的沿用清宮用語「痕都斯坦」,現在會標註是「蒙兀兒帝國」,比較進步。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故宮南院─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

有一陣子沒來故宮南院,看了幾個展覽,其中一個是常設展「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該展展品大部分是彭楷棟(新田棟一)所捐贈,也使故宮成為台灣擁有豐富佛教藝術收藏的重要館舍,其中東南亞、南亞等地的收藏台灣少見,大概只有故宮南院看得到。所以我特地拍了很多東南亞佛教藝術的藏品。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國立故宮博物院:道法自然——道教典籍展

一般認為「道家」與「道教」是兩個相互聯繫卻又相異的概念,二者並非等同。「道家」指先秦諸子百家中以老莊思想為代表的學派,乃至戰國秦漢之際盛行的黃老之學,以「道」為究極境界,用「清虛無為」的法則處理修身乃至治國;以「道法自然」的概念面對人與內外天地間的關係。「道教」則是宗教實體,透過「道」的教化或修煉而達到「成仙得道」的目的;作為一種宗教,道教不僅有其經典、教義、制度、儀式,亦有隨其歷史發展而成的教派與場域。如此具體的宗教傳承,與早期的黃老學派或方士思想已明顯不同;但「道家」是「道教」信仰的義理淵源,因此也不應將二者妄加分割。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創價美術館至善館:世紀的容顏─臺灣百年美術設計發展暨

臺灣近代視覺設計啟蒙於日治時期,萌芽、發展於戰後初期,伴隨時代脈動迄今,已經累積百年的美術設計發展歷程。本次策劃展覽內容,主要聚焦在視覺藝術面向的美術設計領域,精選近現代臺灣美術設計發展之中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包含:插畫、字體、海報、標誌、包裝、廣告、書刊,以及常民生活用物......等平面與立體設計代表作品和相關文獻史料,藉此探析臺灣百年設計發展特色及美學價值,呈現臺灣美術設計特有的視覺文化與生活美學。(文字來源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東門派出所:臥雲吟草─嘉義文學家林臥雲文學紀念展

臥雲,以自適之姿筆墨;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國立台灣美術館: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

臺灣四面環海,在地理上是孤懸於大陸東南方的外海小島,自16世紀初西歐國家殖民勢力伸展到亞洲地區,臺灣成為東亞最早西歐列強殖民地之一,也是最早接受西洋文化感染的一個島嶼。而從文化型態追溯臺灣早期的美術源流,大約可以分成:荷西時期(1624-1662)、明清時期(1662-1895)以及日治時期(1895-1945)三個時期。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春源畫室:畫師─詩人─劇作家

本展覽以品牌經營的角度出發,透過潘春源、潘麗水、潘瀛洲及潘岳雄等三代以來橫跨115 年的創作風華,一覽身兼民俗畫師與多重身分的跨界藝者們一生豐富多元的創作足跡,藉由豪門望族的宅邸門廳壁畫、廟宇門神彩繪、紙本人物山水畫與相關延伸藝品,使大眾得以更加了解民俗信仰背後的藝術性、商業性與獨特的審美交流趣味。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展覽】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

此展為桃園市立美術館舉辦2023橫山書法藝術館展覽徵件「策展類」獲選之展覽,策展人為徐祖寬,展名為「時空題辭」。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展覽】高雄市立美術館:寂靜的世界─陳景容個展

陳景容為臺灣超現實主義的先驅,也是最早學習西方濕壁畫的藝術家。他出生於1934年,自師大美術系畢業後前往日本留學,留日期間,他拜長谷川路可為師,學習西方濕壁畫與鑲嵌畫的製作,這形塑了他日後的藝術風格。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大墩文化中心:藝潮‧匯流大臺中─走進現代藝術的豐原班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至國民政府遷臺之初,李石樵曾短暫移居臺中,透過他的同窗暨摯友-葉火城的機緣,共同指導了「豐原班」,其成員包含張炳南、林天從、張耀熙、詹益秀、曾維智、劉國東、陳石連等人,進而帶動了臺中地區油畫創作的風氣。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微跡解祕:清水江革─苗族服飾與花樣

在苗族的觀念中,常有許多諺語來描述大自然的千姿百態,也會用百苗圖來形容繁華多樣的苗族服飾與花樣,這種「一花一世界」的概念,由母女相傳的花樣得以彰顯,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母花」,它不但是製作服飾的基礎,也是文化的集體表徵。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變身—身體・觀看・權力特展

古今東西人們往往有一種願望:透過身體變化,完成自己內在心靈的慾望。此展覽所討論的變身並非宗教意義或者小說的想像,而是以身體為主題發展,並透過「啟蒙之始」、「情藝之爭」、「權力規訓」、「集體凝視」及「流變之身」五大展區,分別探討東方的身體觀、藝術與情色的界線、權力、觀看及跨界的身體,一探「身體」於二十世紀以來的藝術新貌,以及美術發展脈絡中身體表現各種歷程的重要課題與挑戰。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展覽】橫山書法藝術館: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特展

展覽總論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展覽】台南市美術館:春源畫室:畫師─詩人─劇作家─承繼者

這是一個民俗與信仰藝術深度被重視的年代,也是人們試圖在歷史的洪流中找尋安定與歸屬感的年代。我們究竟從何而來,又該向何處?早在近百餘年廟宇工藝的發展脈絡中,歷代的地方畫師便手持彩筆,以藝術之姿交棒,持續勾勒、按金、搭色,鋪陳出一道又一道通向未來,且富含漢學素養與在地視野的時光途徑。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934.JPG

歷代的文獻中,大字書法有:「署書」、「擘窠書」、「榜書」等稱呼,這些名詞先後出現:「署書」,最早在秦漢時期出現;「擘窠書」,大約出現於唐宋之間;「榜書」,到明清之際才出現。細查三者,所稱的內涵有些微差異,「署書」指題署的各類文字,無論大字或小字。「擘窠書」泛指一切大字包括署書中的大字,直到清代康有為將「榜書」概念等同「署書」、「擘窠書」,於是以「榜書」指稱一切大字,成為現今最通俗的說法。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台北偶戲館:三齣光日與夜—懸絲傀儡特展

展覽名稱「三齣光」為傀儡科儀之行話,指的是三齣戲直至天光(thinn-kng,破曉之意)的過程,係指儀式從子時開始,直至卯時結束;「日與夜」則延伸上述,試圖在時態的對比裡,標記出南與北、泉與漳、喜慶之於沖煞、現場之於紀錄甚至是傳承之於創造的樣態。「三齣光.日與夜」從台北偶戲館典藏的懸絲傀儡出發,環繞該主題,另外展出宜蘭福龍軒已歷五代收藏之文物、相關歷史照片、文獻、紀錄片、檔案甚至是當代藝術創作。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936.JPG

策展人:張玉美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823.JPG

蒲添生,出生嘉義市米街(美街),台灣著名雕刻家,陳澄波之婿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土,自由水」特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土,自由水」特展,展出迄今最多數量黃土水現存作品。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