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從華夏到中國

1. 中國是非常晚近的發明

我們所知道的中國,其實是非常晚近的發明。…它的基本背景是,在當時強勢的西方基本上已經征服了世界的情況下,把華夏文明跟猶太、波斯、印度這些古老文明並列,然後教育晚清剛剛進入新教育的群體(例如中學生),告訴他們說,華夏其實不比猶太、波斯或印度來得差,而以上這些古老文明都已經滅亡了,唯有以大清為代表的華夏文明還沒有滅亡。…所以我們是值得自豪與驕傲的,只有我們才能跟近代西方平起平坐。再本著這個清神,產生了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之類的說法。梁啟超把這種說法加以總結,於是就產生了後來的中國、新中國這一系列的概念連環體系。

2. 華夏文明本身的遲滯性

從現在發現的這些考古資料可以看出,沒有四大文明古國或者是非洲中心論所暗示的那種各文明一律平等、多元文化一律平等的依據。文明擴散是有明顯等差性的,它像一個同心圓,從一個中心向四面八方蔓延。中國,或者說東亞大陸地區,在這個蔓延的過程中是明顯落在後面的。這個遲滯性,一直影響後來幾千年都沒有改變。

我們來回顧人類文明最初的起源。最早的文明產生在現在以色列北部和敘利亞西部一帶,然後蔓延到兩河流域,之後再蔓延到埃及,接下來又蔓延到印度和希臘,最後才進入東亞、非洲和美洲。

3. 文明東擴的兩條主要路線和兩條次生路線

文明不斷向東擴張的真實次序大致上有兩條線索。一條線索從兩河流域越過中亞,從塔里木盆地漸漸向中原蔓延。這一條線索非常重要,因為它帶來了許多核心技術,例如戰車和祭祀的技術。

第二條路線,始於印度,通過喜馬拉雅山南麓,通過緬甸,通過雲貴高原,通過紅河谷流域和南洋,延伸到巴蜀和長江以南的各山地。對此,我們知道的具體情況要少得多,但是這條路線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比第一條更大一些。…主要原因就是這條文明線索走了一條可能是非國家化或者是去中心化的道路。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缺乏大規模的武士團體和組織嚴密的國家政權。

在遠古時代基本上是南北方相平衡,甚至南方在物質生活上略占優勢的這種文明,在殷商時代及其以後,漸漸讓位給北方獨占優勢的一種文明。其中起最大作用的,很明顯就是北方野蠻的戰爭倫理和比南方要提前產生的軍事、祭司、貴族團體。

傳入東亞後,又有兩條線索從中亞伸出。一條線索,可能是陸上或近海的,首先形成一個環渤海圈的文化圈,然後形成一個環北太平洋的文化圈,也就是後來有些人說的,是馬雅殷商的文化共同體。

另一條線則是南方福建、廣東沿海的馬來─玻里尼西亞人,他們經由海陸逐漸遷移到太平洋各島,今天這個語系的主要後代已經是位於從太平洋到馬來亞,再到馬達加斯加島嶼的這一線,而在東亞大陸留下的很少了。

4. 殷商體制削減了東亞文明的複雜性

從甲骨文構字法來看,殷人似乎不大把體質跟他們相差甚遠的部族當作人類。…殷人在祭祀中,經常出現這樣可怕的紀錄:「今天的祭祀,殺了三十頭牛、二十頭羊和四十個羌人。」……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那些羌人弄不好就是跟牛羊肉混在一起,被殷人吃掉了。

這種極其冷酷的對俘虜進行殘殺的做法,就可以暴露出當時東亞大陸上的人口結構變遷。東亞大陸早期的基因多樣性比現在要大得多。……這個巨大的基因庫是怎樣遭到刪減的,怎樣形成一種比較接近於現在這樣體質比較相同的人群,在殷商時代很可能是依靠類似種族屠殺的方式來完成的。

殷商,造成他們的貴族武士結構形成的這個體制,造成的主要後果就是,在它建國的這一段時間內,使東亞地區的文明繁複性有一個大幅度的削減。如果按照傳統的說法,殷商時代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進步階段,但實際上從人口和其他方面來看,……殷商以外大多數地區,特別是環繞在殷商王畿周圍各個聚落,面臨著一個極大的損失。……在這個過程中間,周邊地區小部落的人口和文明的複雜程度都大大削減了。……在這個過程結束以後,東亞大陸的政治和經濟結構都出現了永久的分離了。……生產力最強的族群,從此以後再也不是組織能力最強的族群,而組織能力最強的族群,在生產和經濟利益上始終是掠奪者和征服者。

殷商系統已經到了內循環無法維持下去的地步。這就像是西班牙征服者到達之前的阿茲特克人,他們…不斷地掠奪周圍各部落的人口,動輒用十萬人的規模進行人殉和獻祭,以至於西班牙人來的時候,特諾奇提特蘭這個二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孤獨地處在其中,周圍只有許多原始部落,原先曾經存在過的、文明程度比較高的馬雅城邦已經徹底衰亡;……殷商滅亡的時候,殷商王畿周圍的族群似乎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5. 周人的和平與禮儀

對於他們來說,殷商的滅亡,等於是擺脫了極度殘酷的戰爭和人口損失,使他們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周人,……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說,它確實很有效的收縮了戰鬥範圍。周禮把戰爭嚴格的限制在極少數菁英分子中,在整個西周和春秋初期,再也沒有出現過像殷商時代經常出現過的……在君王死後和男武士一起被殉葬的情況。甚至男性武士的人殉也變得很少見了,變成遭到譴責的對象。

周代的村落,與殷商時代不同,是高度和平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春秋末期,新的軍國主義國家崛起以後,才重新出現把全國人口投入戰場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時代,最輝煌的時代,就是在這樣的長期累積和建設的基礎上才可以產生的。

6. 戰國末期到漢魏大一統之形成

但是戰國末期的軍國主義戰爭和全民動員體制,又以透支的方法,破壞了東亞文明群體的延續性。從政治上來講,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官僚制度的發育和大一統帝國的形成。在地方經濟和文化上的特點就是,春秋末期繁盛起來的這些地方文化共同體逐漸變得愈來愈單調,最後變得愈來愈統一。……在西漢末期,中原地區的墓葬和日常生活被中亞和北印度引進的體系漸漸地替代。……北印度文化闌入,有一個側面的效果,就是中國古代的詩歌,由詩經時代的四言詩逐步變成了漢魏時代的五言詩,而且增添了很多韻腳的內容。

漢魏時代等於是一個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趨於僵化與簡單化的時代。……邊界的蠻族不斷闌入,……從東漢晚期到三國魏晉,儘管朝廷上層表面上看仍是東漢的殘餘體系,但整個過程一直是狄、羌、鮮卑人口不斷向核心地帶蔓延,最後通過永嘉之亂基本上替代了北方的人口。

7. 漢唐之間沒有連續性

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唐代初期。……至少北方的人口已經經歷了一次大換血。

隋唐時期的人口替代和政治重建是一個經典案例,它代表了以後經常出現、一再出現、時間愈來愈快、周期愈來愈短的蠻族替代模式。這個替代模式,第一步是邊界之外的、組織力較強的胡人部落,闌入組織力較弱、瀕臨崩潰的中原社會;第二步是,他們由游牧轉為定居的過程中,將他們原有的部落結構自動變為封建結構。……最後一步是,朝廷將會重新拿起儒家士大夫的衣缽,掩蓋自己的蠻族出身,重新用官吏來統治順民。

在北魏,這個過程就激起了嚴重的六鎮叛亂。……可說說北魏的失敗,就是在官僚化、建立吏治國家、拋棄封建傳統的過程中,因為步驟沒有掌握好而把自己毀滅的一個顯例。但是它的毀滅並不能改變整個範式,實際上後來的北周和隋唐兩朝,走的也是同樣的路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劉仲敬 中國窪地 八旗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