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聰,《十一樓的巴別塔》,臺北:唐山出版社,2015。

此書作者張志聰是個有趣的人物,他父親是韃靼人,母親是希臘人,他目前正試圖取得臺灣的國籍。此人有趣之處,在於他能流暢使用十一種語言。此書就是他希望可以傳授學語言的方式,使讀者可以更快去熟悉外語。

不過,此書實際上比較像是他對語言學習的隨筆,外加一堆有的沒有的感想。他對身旁的事物直言不諱,包括臺灣人對臺語的偏重,他對此非常感冒。不過,也因為他這麼明確的表達出來,倒是很容易就看出他認識上的缺陷。他自言很想加入臺灣籍,但他對臺灣人的語言情結似乎不是很熟悉。而在他的簡介中稱他有政治學跟語言學的學歷,但他卻對臺灣政治跟語言政策之間的過往不太了解,可能也沒有什麼人對他談及這些問題吧。總之,他的文字雖然頗為有趣,但當中一些偏見實在露骨的過份,再加上他文章不時出現非常過氣的表情符號像「;-)」,實在很難讓我將他書中的內容當一回事。

不過,他提到一點,臺灣人確實過份依賴英文,或者更準確的說:美國。我們的世界觀基本上就是美國媒體的世界觀,臺灣媒體偶爾有些國際大事的新聞,大概有九成是援引美國的報導。這個趨勢雖然因為網路媒體的興起,似乎有點變化了,但整體而言,臺灣的世界觀還是緊跟著美國走。不過,臺灣人學英文學到老,與其說是臺灣中了「英文毒」,不如說英文是臺灣人提升階級的手段。臺灣人對美國的情結,既深且遠,影響所及,不僅臺灣將英文列入正式的學校科目當中,有些人甚至會只以美式英文為依歸,嫌棄英式英文「有口音」、「聽不懂」,認為四海都要以美國為準。放洋到美國,也是臺灣人留學的最高階。

討論語言,常常不只是在討論語言本身,真正在討論的,其實是背後的政治因素。「語言」及「方言」的邏輯是如此,簡繁中文之爭也是如此。只要在學界,我相信沒有人會對簡體中文有任何好感,可是簡體中文因為中國本身的影響力,已經成為中文的標準。 所以我很久以前就已經不想跟中國爭什麼「正統」或「傳統」,韓國或日本的「傳統」,不也是大半從中國來的嗎?如果日本人可以把漢字當成自己的文化,為什麼臺灣人要跟中國爭「中國」這個名稱呢?

閒暇之餘,看看此書,做點腦力激盪,不失為消遣。但要對他的內容「較真」,大可不必。他對學習語言的看法,可以酌為參考,但我也有看過其他擅長多種語言的人在網路上分享心得,其實也大體如此。終究我認為語言能力多少跟天賦有點關係,特別是成年之後,要先搞懂陌生語言的結構與邏輯,可能就不是人人都能心領神會。從小培養,才是真正不二法門,這點作者也是間接同意的。事實上,要真的培養多語能力,可能真正要請教的,應該是馬來西亞的華人。對他們而言,多語是理所當然要具備的能力,除了自己的母語外,大部分的大馬華人都會英文、馬來文,甚或坦米爾文,這幾種語言可是天差地別,跟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那種同源語言毫不一樣,但他們多能自然而然悠遊其中─即便不免有口音,而且不以為意,我覺得他們才是真正厲害的人。因而會多種語言,到底算不算是過人的能力,最終仍是很現實的看待那些語言在國際上重要與否,再以此為憑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11樓的巴別塔 張志聰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