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佛教》是江燦騰在當時喧騰一時的中台禪寺集體出家事件後所出版的書籍,就內容論,比較像是在此之前他對台灣佛教相關文章的彙編,但想當然而,他所著重的,當然是迄今對台灣佛教界影響深遠的四大山頭論述。
由於此書初版迄今已經近二十年,時過境遷,自然有很多變易。但就理解四大山頭早期發展,此書的內容仍相當值得參考。有趣的是,當時江氏寫四大山頭的內容,多番提及「台灣經濟不景氣」,可是當時是1996年,從今天回看,那可是台灣社會發展最後的榮景。其實就我印象所及,大概自九十年代中期,台灣社會就一直瀰漫不景氣的說法,最初的發韌,大概就是所謂的「1995閏八月」,這個宛如末日宣告的月份,似乎開啟了台灣所謂的「不景氣」思維。也就是說,所謂的「不景氣」,毋寧更像是某種資方要勞方「共體時艱」的謊言,而這個謊言,就這樣騙了台灣人二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