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玲,笨蛋這麼多是有理由的,新北:新雨出版,2015
我要承認,我是因為封面才買了這本書。
不過此書的內容出乎我的意料,也意外的跟《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有若干呼應之處。實則這是作者在周刊連載的專欄「原、原來是這麼回事?真實的日本」文章集結,所以,內文其實跟書名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想必作者大概也不知道,台灣翻譯的版本,居然還請來台灣當代最著名之「笨蛋」代表來當封面,當然,「他」跟內文也沒有什麼關係。
由於是連載專欄,內容多半是日本的時事,從中可以一窺日本所面臨的一些政治或經濟上的問題。雖說書中通篇都是日本,但有鑑於台灣與日本實在是太近似的國家,日本面臨的問題,台灣常常會步其後塵。而且弔詭的是,日本政客或輿論「笨蛋」式的立即反應,通常也會原封不動的移到台灣,是以看這種書,多半可以預想台灣可能面臨的景況。
作者在前言,即開宗明義的說明,莫說日本,世界上的人類,總是笨蛋居多。因為仰賴直覺反應是人類在面對自然險惡環境中長期演化所發展出的機制,我們不可能因為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就把幾十萬年的自然機制一夕丟棄。但誠如書末吳豪人所寫的文章,這些笨蛋當中,也不乏有明明是聰明人,在解決問題時卻像笨蛋的情況,至於為什麼要像個笨蛋一樣去解決(不了)問題,其背後理由不言可喻。其中一位,恐怕正是充為封面的「當紅巨星」。
而且,現在的社會其實某種程度恢復到過去危機四伏的自然環境狀態。我們每天看到的資訊太多、太雜亂,而且似乎都在逼迫我們要立刻對這些資訊做出反應。以臉書為例,我如果將臉書頁面放置十分鐘,立刻就會浮現「有二十則更新」之類的說明,我可能只是要找一則昨天看到的轉貼文章,中間就已經夾雜了上百則留言、轉貼、圖片、直播,諸如此類。資訊龐雜的社會,迫使我們用笨蛋的方式理解世事,然後整個社會就愈來愈「笨蛋化」,這實在是非常弔詭的現象。
所以,笨蛋不僅僅是比重,也可能是趨勢。這對於推崇民主自由的社會來說,頗為危險。中共大概是最樂見這種「眾人皆笨蛋」論,這樣他就可以更名正言順的推銷他的「中共菁英統治」論,雖然他們從不解釋中共黨員與精英如何畫上等號。總之他們怎麼說,中國人(以及一部分外國人)就怎麼信,然後就認為他們是一群菁英,是一群「聰明人」在統治「笨蛋」。過去日本景氣正好的時候,也有類似的說法,認為日本的官僚是菁英,是一群「聰明人」在統治日本。但當泡沫經濟破滅後,這群「菁英」卻顯得愈來愈不濟事,「聰明人」只剩下鑽營的小聰明。顯然這社會有另外一種,明明是笨蛋卻充作聰明人,自以為自己在做聰明的事情。這跟聰明人假裝笨蛋,還真難分辨到底誰的禍害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