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講韓國的書籍,這幾年數量增加很多,但除卻旅遊及語言學習,探討文化性的專書相較之下很少。但與其說是台灣人不愛看,不如說是台灣缺乏研究。台灣對周邊國家的認識多半非常薄弱,即使是最熟悉的日本,對日本的理解也不出幾個刻板印象,既沒有系統性的檢討數十年來積累出的「日本民族性」討論,也不曾試著發展出台灣人視點的「日本人論」。日本尚且如此,其他更不用論。

陳慶德的《他人的目光:韓國人的被害意識》可說是少數針對韓國人的民族性討論的中文書籍,而且其學術背景似乎對他書中內容增添了權威感。但我看完之後,卻覺得有些失落。他在序言中以一種宛如論文寫作的方式講述他寫此書的梗概(還用了「文化差異詮釋方法論」這樣拗口的術語),但待看到本文後,卻有種整個鬆掉的感覺。箇中原因,我覺得是作者對他想要比較的文化缺乏認識,比如日本。作者對日本的認識似乎很薄弱,而他最常引用的小林よしのり是個很極端的例子,很不適合用來理解日本的常態。此外,由於作者實際上在韓國讀博士班,我很難不認為他被韓國的意識形態帶著走。

比如說,我看得最彆扭的一段,是他從歷史詮釋去理解東亞各國的民族性,他說「中國人是『批判,甚至是創造歷史的民族』、日本人是『扭曲歷史的民族』、韓國人是『記住歷史的民族』、台灣人是『尚未、沒有歷史的民族』。」(頁102)這種說法顯然站在韓國本位的角度去理解,畢竟眾所周知,韓國對日本有嚴重的仇恨心態,這在歷史詮釋上更為明顯。用「扭曲歷史」這樣負面的詞彙理解日本的史觀,顯然受到韓國(或部分中國)的影響。

但實際上,要說扭曲歷史,所有國家政權都在扭曲,不是只有日本。對我而言,中國「創造歷史」可以是另一種觀點:無中生有。中共建國以後的官方歷史就是一連串的粉飾、扭曲、竄改,甚至語焉不詳。中共迄今無法將1989年以後的歷史提供一套官方說法,就是因為他們即便極力打壓公眾輿論討論六四,卻無法規避要在官方歷史提到這個事件。再怎麼淡化,終究會誘使某些人開始去討論,但全面抹煞又顯得斧痕太過。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會對歷史有什麼「批判」呢?中國歷史所有的翻案論述,都是為了影射當下的政治。要我理解中國人對歷史的觀點,就是「有利統治者的歷史觀」。

至於說韓國人是「記住歷史的民族」,這只強調了韓國人「受迫害」的記憶。但除此之外,韓國人對其他的歷史仍是有選擇的忽略。吳祥輝在他的《洋蔥韓國》提到韓國戰後以來的民主抗爭,這些民主運動共同的特徵都是異常的血腥,而且都遭到當權者刻意的抹殺。韓國真正正視、紀念這些過往血淚,時間不會比台灣正視二二八、美麗島的時間要來的早。比如解放初期發生的濟州四三事件,長年被大韓民國政府定性為共產黨叛亂,韓國人重新「記住」也是很晚近的事情。更不要說韓國為了強化自己的民族主義,有意識地忽略某些歷史過往。比如韓國一直很忌諱提到朝鮮時期仰慕明朝的那段歷史,這種忌諱甚至在韓國古裝劇都有意避免,比如朝鮮時期以明清年號紀年,這點在韓國古裝劇中都刻意消除。韓國雖然對日本殖民深惡痛絕,但弔詭的是,當年日本為了西向發展的需要,推行「內鮮一體」的政策,許多韓國人是相當接受這一論點而積極同化。但在戰後韓國的仇日教育基礎下,這部分的歷史也用負面的論述加以灌輸,可以說韓國的「記住」也多少是奠基在扭曲的前提下。

至於日本的「扭曲」,我不得不說,就日本的角度而言,主流史學界對近代史的認識,應該是東亞諸國中最有批判性並有反省意識的國家。雖然一般的歷史書籍或教科書等,日本仍有相當右派的觀點,但在學術界中,這類觀點相當不受重視。日本在對中侵略的歷史論述,幾乎原封不動的繼承中共的邏輯,左派學者甚至認為要對日本侵略的歷史有更為強烈的批判。這也是何以安倍政權想要更改自衛隊的法令時,日本出現罕見的大型抗議浪潮,因為戰後以來,日本普遍有害怕軍國主義復甦的心理,這跟他們戰後灌輸的史觀,必然相當密切。當然,日本還是有持反論的學者,但相較於韓國或中國幾乎一面倒的意識形態,這樣的日本反而顯出其多元的面貌。

書中大量談到韓國重視外貌的情形。但若基於文化差異來談論這件事情,我覺得應當要回歸到「面子論」。中國、日本、韓國三地都有重視「面子」的文化,但各自偏重不同。遺憾的是,類似這樣的討論並不多,可能是因為同時熟稔中國、日本、韓國文化的學者很少,更不要說是相關領域的學者。若以我有限的認識,中國對「面子」的理解,在於「吃得開」,中國人可以不在乎外在的打扮、舉止,但是在需要付錢或是展示影響力的場合時,就必須要全權掌握,自己才會「有面子」,其行為就顯示在搶著付錢、到處攀比、擺出種種派頭等。日本的「面子」則比較像是「不要失禮」,除了實際的禮儀外,也包含約定俗成的社會規範,比如電車上不可以讓手機發出聲音,走在人行道上的時候不可以兩人並行,其實不遵守也不會怎麼樣,但就失卻了「面子」。

韓國人重視外貌,應該要歸類於「面子」文化。這種面子文化與日本相近的地方,在於同樣是介意別人的眼神。但與其說不要失禮,似乎更接近「不要輸人」。書中也有提到,韓國是個只重視冠軍的社會,似乎所有一切都奠基在競爭的基礎之上。往好處看,這不免是韓國得以在金融風暴後迅速站起來的動力,但另一方面,韓國社會也因為這樣的競爭邏輯出現高壓的問題。我甚至認為,韓國某些駭人聽聞的社會重大災難,比如之前的百貨公司崩塌事件,或是世越號沉船事件,多半跟這樣的心態有某種程度的關聯。

至於這些現象是否是基於作者所謂的「被害」意識,我想可以再多討論。若要論及「被害」意識,台灣社會可能也是如此。不要忘記「亞細亞的孤兒」的說法可是台灣人的發明,台灣人覺得被日本拋棄、被美國拋棄、被中國欺負(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要說顧影自憐,台灣人大概不會亞於韓國。韓國另外一個「被害」意識,就是他們被冷戰的外力拆成兩個國家,某些在台灣的人大概也有類似的心情。但當然,停戰線遠比台灣海峽要來得痛苦和痛恨。

而說到恨,作者提到了韓國的「恨」意識,這種「恨」既是記憶的,也是灌輸的。所謂的記憶,即是南北韓分裂帶來的「恨」,而灌輸的,則是教導日本長年侵略的歷史,以及受到中國歷代王朝如隋、唐、契丹、金、元、清等侵略的歷史。當中一點值得一提,雖然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韓國一向是以「事大主義」的概念面向中國,但韓國對中國的情緒素來有著濃濃的不滿。一則過去中國王朝雖然沒有如日本那樣強佔的意圖,但介入政權仍然很深。而如今中國的強勢,比起日本又彷彿更為危險。對韓國而言,中國反而才是充滿情結且棘手的對象。

作者另一個讓我感到不豫的觀點,在於他相當貶低台灣的主體意識。因為他在韓國的經驗,讓他覺得台灣似乎是一個缺乏主體意識的國家。我認為這種看法失之偏頗。確實相較於韓國政府幾十年來刻意的教育,韓國人擁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意識與自我認同。但台灣的狀態相當尷尬,過去數十年,台灣人並不是以「台灣人」來理解自己,而是以「中國人」來理解自己,這樣長年的積累在這十幾年間快速崩解,重塑成「台灣主體意識」,其實並不容易。作者既是台灣人,卻對台灣缺乏相當的認識,我想這不應該歸咎到缺乏台灣主體意識上。此外,作者在討論歷史觀時稱「台灣人是『尚未、沒有歷史的民族』」,並認為台灣需要有自己的「台文」才能夠建立自己的歷史,這點毋寧也是與韓國片面的比較後得出的結果,實在失之粗疏。誠如我前文所言,韓國在社會發展或文化上,並不是很適合台灣借鏡。當然就現象論,台灣與韓國都可討論,只是是否適合比照,仍需要提出更多的論證。

唐山書店肯出這樣的書籍,殊為可貴。無論如何,這終究可以促進更多彼此的了解。但唐山的裝幀與排版實在很恐怖,雖然是慘澹經營,但美感品味這種事情,也需要有個底線。若說這是台灣本土美學的某種缺陷,這大概是一種類型。看起來這書似乎還有續集,希望之後的裝幀可以比較怡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