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麥格里高‧馬歇爾,泰王的新衣(A Kingdom in Crisis),麥田,2015。

王從來不把臣民當一回事,如果他們想為自己建王宮、建佛塔或建行宮,在施工過程中,每一根插入地基的木樁都要殺一個孕婦為祭,而且孕婦的產期越接近越好。基於這個理由,每當國王動工建王宮、建佛塔,或進行整修時......百姓非常痛苦。......所有的房子都建在高出地面一定的高度上,而且都靠木樁撐高,許多婦女就這樣慘遭犧牲。儘管這聽起來匪夷所思,但這類處決千真萬確。

這段駭人聽聞的描述,出自十七世紀遠赴東南亞殖民地的荷蘭人筆下。而這個有著恐怖國王的地方,是今日我們稱為「微笑國度」的泰國。

泰國雖然距離台灣很近,英美國家的人還時常跟台灣搞錯,但台灣人除了去泰國旅遊,對泰國的歷史文化,其實不太清楚。一方面固然是台灣人沒有國際觀,但泰國對自身歷史的態度,恐怕也是原因之一。《泰王的新衣》此書,可能是少數揭開泰國不欲人知那一面的中文譯著,這本書是泰國的禁書,作者也被泰國當局通緝。而其原因,書中有寫,是因為泰國有著碩果僅存罕見的「褻瀆王室法」,而且其法條解釋之寬鬆,幾乎有種過去台灣「刑法一百條」的狀態。可想而知,對泰國王室,乃至於泰國官方所塑造出來的歷史,幾乎只能全盤接受,不能提出丁點異議。

所有的政權為了鞏固自己的的統治正當性,都不免會變造、扭曲、掩蓋,甚至重寫過去的歷史,好符合當下的利益,這點並不奇怪。不要說其他,台灣都如此。但在泰國,情況又不太一樣。泰國與日本一樣,是東亞地區僅有兩個還保留皇室的國家。但相較於日本因為戰敗,由美國介入,使戰後的日本皇室只剩下象徵符號的意義,泰國王室卻自始至終,都與政治紛爭牽連在一起。然而這樣的瓜葛,卻因為某種尊崇王室的古老傳統,一切只能做、不能說,就算王室成員已經成為某些弄權者的傀儡,但基於不可言說的習慣或面子,外人一般不得而知,對於泰國近來發生的種種政變,我們也是如同霧裡看花。

說來此書解答我許多疑問。由於書中繼交代了歷史,也說明戰後泰國的政治狀況,因此兩相對照,很多事情就豁然開朗。比如說,泰國基本上是長年承平的國家,經濟發展也一直很好,可是我們的刻板印象都覺得泰國並不先進發達。原來一直以來,泰國經濟都由少數權貴所把持,貪汙、包庇、裙帶關係是常態,王室、貴族與少數的華裔商人包辦所有泰國的經濟收入,所以百姓長年窮困,特別是鄉下地區,環境惡劣到必須出國打工求生,經濟的好處與他們毫無關聯。也因為如此,1997年當時由泰國引發的亞洲金融海嘯,看起來泰國像是遭到重擊,但實際上受到損害的只有上層階級,下層不太受到影響。反而因為如此,促使泰國可以制定更為民主的憲法體制,使泰國更加民主化。

這個民主化的結果,使泰國的前總理塔信上台。塔信的出現,對泰國政壇而言是極大的震盪。一則他不像傳統的泰國菁英鄙視下層社會,反而極力拉攏,再則他一反泰國菁英政客敷衍作戲,在他擔任總理時一一兌現選前的承諾,因而得到鄉下、偏遠的貧窮區域極高的聲望,他所帶領的政黨幾乎呈現獨大的態勢。但他也是野心家,在拉攏民心之餘,也大力安插親信在重要部會,拉攏王室可能的繼位人選,試圖替他未來的官途鋪路。

若對照台灣有限的泰國資訊,可以發現,塔信執政的那段時間,是泰國經濟最受注目的時期,那時泰國設計產業紅遍全球,台灣商業雜誌紛紛要台灣政府以泰國為師,發展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但是自塔信被迫下台流亡後,泰國就逐漸變成一個充滿示威與抗議活動的國家。雖然對台灣人來說,這不妨礙出遊的興致,但他原本亮眼的經濟表現,卻似乎就此沉寂。

不過政治內鬥,台灣也很多,要說這是在泰國境內談論的禁忌,恐怕也不盡然。此書之所以在泰國成為「汙辱泰王」的禁書,我認為有兩點。一是作者直指今天的泰王蒲美蓬,在1970年代一連串示威運動中,最終選擇以軍事鎮壓的方式流血收場,說明泰王一直厭惡民主制度。二則更為嚴重,作者明示泰王蒲美蓬,涉嫌殺害前任泰王阿南塔,也是蒲美蓬的親生哥哥。書中認為前任泰王死因成謎,正是因為真正的兇手其實是現任的泰王。但作者認為蒲美蓬是誤殺,因此在泰國王室指定他為繼位人選時,他選擇遠走瑞士,兩年後才似乎頗不甘願的回國加冕。作者認為,這是蒲美蓬的心魔,使他在位期間,一直對大權在握的權貴低聲下氣,在實際上變成一位虛主。我看了一下該說法的根據,竟是從網路轉載而來,顯然這說法太撲朔迷離,幾乎是捕風捉影。但正是因為泰國王室的一切外人皆難以窺知,這種道聽塗說才可以繪聲繪影,就跟中共高層的政治內幕是一樣意思。

若是很習慣台灣的政治紛擾,泰國政治的混亂,其實還算是一碟小菜。畢竟整體而言,泰國的政治狀態是歷史的延續,古代貴族藉由控制王室得到政治利益的戲碼現代化而已。但對泰國人而言,長年的貪汙腐化,使泰國的經濟成長化為烏有,他們也無從得到利益,確實影響嚴重。過去他們被官方說詞所遮蔽,如今拜網路與較為方便的交通所賜,他們民智漸開,知道要透過選舉表達自己的訴求,這點確實對沉痾甚重的泰國統治階層是一大考驗。我覺得台灣也也在經歷類似的過程,雖然就經濟上,台灣似乎比泰國幸運一點,但長年的蒙蔽則沒有太大分別。如今台灣也面臨民意的反撲,是否可以邁向一個更民主、更能反映民瘼的社會,有待我們的選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泰國 塔信 蒲美蓬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