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號稱「國片復興年」,許多台灣電影挾高人氣高票房問鼎金馬,在入圍比重遠勝香港及大陸的電影,非常志在必得貌。但得獎揭曉後,似乎不盡如人意,網路上罵聲不斷,特別是針對「賽德克‧巴萊」在某些獎項上角逐失利。
目前分類:電影與電視 (156)
- Nov 30 Wed 2011 00:03
金馬後話
- Nov 27 Sun 2011 11:35
천국의 국경을 넘다
- Nov 24 Thu 2011 00:27
我追左你咁耐,我地一齊好嗎
- Oct 23 Sun 2011 20:44
頒獎典禮
金鐘獎才頒完,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張大春說:「我寧願是聾子,也不願聽到某些流行到沒有具體意義的話。」這一句大概是陳腔濫調的前十名吧。),而其他枝枝葉葉,像明星穿的衣服、得獎名單之類,通常都喧騰個一兩天即成舊聞。但我每年每年看這種頒獎典禮,除卻這些大家在討論的事情外,還積累了一些額外的感想,或疑問,剛好趁這個時間點寫出來。
- Oct 04 Tue 2011 21:55
爛新聞過敏症
我對台灣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的「過敏症狀」,大概一年會有幾次。通常是累積到某個程度,再由某次看電視新聞的契機引爆出來。這一次又來了。
- Aug 21 Sun 2011 00:15
翻滾吧阿信
我很早之前就決定要看這部戲,電視專訪看到導演的真情流露,更讓我心中抱持期盼。不過我心中暗暗害怕,唯恐期待愈高、失望愈深,所幸網友的網誌適時澆了一些冷水。但一方面我也很好奇所謂「敗筆」在何處,引來另一種觀影的慾望。
- Jul 31 Sun 2011 17:51
ハリー・ポッター終焉
- Jul 24 Sun 2011 21:22
MINE VAGANTI
警告:本文有大雷。
- Mar 04 Fri 2011 22:32
The King's Speech
- Jan 19 Wed 2011 00:24
IO SONO L'AMORE
(我很努力不要有雷,如果還是被雷到了不好意思)
- Jan 06 Thu 2011 00:33
業配
最近黃哲斌的〈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一文引起許多人對置入性行銷或業配新聞的重視,也間接替台灣的記者處境抱屈。事情發展至今,不僅出現學界的聯合聲明,朝野政黨也被迫表態絕不再置入性行銷,也有立法委員提案要修法直接杜絕此事繼續發生,宛如燎原之火,蔓燒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