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jpg


對於黑道片,我一直很難投入情緒去看,所以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以前港產片的「古惑仔」系列,雖然風靡一時,但我從來就沒有好好看過其中的任何一部。想來想去,我唯一想到我有好好看過,還看了好幾次的「黑道片」,是《悲情城市》。

雖說鈕承澤以精準的商業角度,找了兼具美貌與知名度的演員擔當要角,不過真的讓我想進去看這部電影的,倒全與他們無涉。說實在的,叫趙又廷去演七十年代不小心踏入黑社會的青少年,那種青澀和「乖巧」或許有之,可是氣質真的是太不像了,只從演員表來看,我其實是不會想要去看這部片子。但這部電影的其他部份,卻又引起了我的興趣,比如說,他的地點,以及他的時間點。我有位朋友根本就是衝著祖師廟去看這部電影,也許祖師廟對他來講才是領銜主演的角色。我雖然不知道這部戲是以祖師廟為中心開展的地理背景,但就僅僅是「艋舺」二字就夠吸引人了。

至於年代,七十年代,就一般的理解而言,那是一個其實應該沒有很遠的時間點(不過對七年級生來說應該很遠,因為這段期間他們通常不會有什麼記憶,至於八年級生,他們上輩子過完了嗎?)然而要營造七十年代的時代氣氛,我覺得其難度遠比四五十年代或日據時代更為困難。因為多數人都經歷過那個年代,在電影畫面上有點呼嚨,眼尖的人(如我)一定看得出來。比如一場在巷子追殺的畫面,俯視的角度照著兩邊的石棉瓦屋頂,照理這是絕對不可能出什麼錯的,但屋頂出現白鐵的排氣煙囪,卻是這幾年才廣泛使用的東西。再怎麼仔細小心,有些挪不走移不掉,或是根本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還是會疏忽。

motorcycle.jpg


但我絕對肯定導演還原時代的用心。我相信當人想要追尋自己的青春回憶時,其堅持應該是不容小覷的。比如一場在水源路飆車的戲碼,找到七十年代的機車披掛上陣理所當然,可我看到後面的公車和汽車居然也是那時候的,大為感動。看到這些細節,我完全可以相信導演是真的苦心要經營,而非僅是湊合湊合而已。

可惜,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這戲有個很大的罩門。其實每次我在談論華語片,我都在說這個問題,就是台詞與音調。七十年代的說話方式其實和現在的說話方式沒有什麼太大差異,只是要注意不要用了現代才有的流行用語。但就音調方面,我唯一讚賞的,只有鳳小岳。去演一位地區角頭的兒子,又是艋舺人,帶有濃濃台北腔調的閩南語跟「台灣國語」絕對不可免。雖然有些時候我覺得那個「氣口」沒有到,但我有感受到他努力學習改變的用心,跟他平常那種帶有一點英語腔調的國語差別很大。至於阮經天跟趙又廷,雷就比較大一點了。阮經天雖然好像也有在口音上做調整,但我還是覺得他的中部口音還是很明顯,特別說閩南語的時候;至於趙又廷,好像根本就沒有調整似的,明明嘴裡講的一口就是教養良好人家才會有的口音,怎麼可能兩年換三個學校,還曠課曠半學期,難道那三間學校叫建中、附中跟成功嗎?

柯佳嬿


但問題最嚴重的,其實是演妓女的柯佳嬿,她一口時下少女常見的音調,和四周刻意營造出來七十年代妓女戶的房間佈景極不相符。我覺得很奇怪,就算我們沒有辦法真的很忠實還原當時的說話模式,但好歹我們還有那時候的綜藝節目或連續劇影片吧,難道我們沒有辦法從中去擷取重塑嗎?口音這個問題,我咸認為這是整個華人電影的罩門,其關鍵在於華人對此幾乎沒有任何感覺。我們的語音一直被嚴格的管控,不論台灣或是中國,都用配音的方式去統一音調,致使我們都忘了現實社會上其實南腔北調,而時代的演變也會造成音調語詞的差異。比如說,同樣是閩南語,日據時期那輩成長的人會融入大量的日文及日本式漢字,比如問號碼稱「幾番」,離婚稱「離緣」;到了我們這代,閩南語嚴重的國語化,連疑問句都同樣會加個「嗎」。可是好像除了語言學家或我以外,其他人對這種事情都漠不關心,幾乎到了充耳不聞的狀態。我總覺得,台詞既然是電影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何以「唸台詞」這件事情大家反而不太重視,以口音語調去塑造時代環境的氛圍,好像也不在大家的認知當中。

絮絮叨叨甚多,卻沒有講到內容的感想。其實是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說感想,一如開頭所言,我對黑道一無所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致,鈕承澤到底有沒有拍到台灣江湖人物的精神,可能只有道上兄弟曉得。如果劇情上有什麼銜接不甚順的地方,我也不會覺得很奇怪,反正黑道的處世邏輯,不是我這種人可以理解的。而單就電影本身的呈現,我是覺得很不錯了,我相信台灣電影若以此片水準為基準繼續努力,找回失去的觀眾群應該指日可待。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