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jpg

我一直很期待這部片,所以很勤奮地在上映第一天就跑去看。但,看完之後,我卻覺得很失望。或許是我抱著太大的期待的緣故。

之前看到這部片的預告片,有些網友說他很猶豫要不要去看,怕會哭,我本來也以為我會哭。結果我錯了,從頭到尾我都沒有哭,因為我誤會了這部片子的設定。我以為這是齣悲喜劇,但事實上,它悲劇的部分很少,倒是喜劇(笑鬧?)的部分比重極高。這齣戲的主線應該是父親死後到出殯的時段時間,可是片子一開始就迫不急待向我們表示台灣傳統送葬儀式的荒謬。結果我看到一個雙線進行的電影情節,一邊是關於父親的(他的生前及死後),另一邊,何其詭異的,竟是電影裡的「師公」為主的故事情節。我覺得這部電影應該要改成「父後七日及道士的羅曼史」之類的片名,因為道士的比重實在大得過分。原本影片中的想呈現的葬禮儀式的荒謬,完全被另一條線蓋過去,完全凸顯不出喪禮那種荒謬的狀態,我覺得很可惜。

而且,片中描寫女兒那部分也很薄弱。不僅角色的切換(台北都會上班族和彰化鄉下的田莊女孩)不明確,心境的轉折也很少。特別電影中出現的畫外音,是個尷尬的存在,既不貫穿全片,也不是作為增加電影文學性的補助,甚至也不見得是女主角的心內音。

台灣傳統葬禮的荒誕性,是很好的電影題材,我自己有過親身經歷,感受尤深。而且我覺得最值得探討的,是我們在面對死亡中的態度,像我們找「孝女白瓊」來哭喪,女兒要按時辰哭喪,可是我們喪禮的時間如此長(至少要七天),迫使「治喪」這件事情也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只是難過,還得吃飯洗澡睡覺,公司有事情還得銷假上班。痛失親人的慟,硬是被許多雜事所沖淡。迫使我們即便真的難過,也不見得哭得出來,只好去找「孝女白瓊」或「五子哭墓」。電影其實處理到了,只是它放在女主角在葬禮之後。它說她時常忘記父親過世,反而讓這事愈來愈重。這個情節電影用畫外音描述,影像上則是女主角蹲在候機室痛哭。然後換成他和父親並肩坐著。我看著電影,心中漠然,總覺得可以再多著墨一點。

總之,它不夠荒謬,也不太哀傷。而且有著台灣電影這幾年一貫的粗糙感(如果這可以一直發展成為台灣電影的新特色,我倒覺得還不錯)。也許我的期盼太高了,也許我想得跟原著作者(兼編劇及導演)其實不一樣。總之,我是失望的。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