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鐘獎才頒完,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張大春說:「我寧願是聾子,也不願聽到某些流行到沒有具體意義的話。」這一句大概是陳腔濫調的前十名吧。),而其他枝枝葉葉,像明星穿的衣服、得獎名單之類,通常都喧騰個一兩天即成舊聞。但我每年每年看這種頒獎典禮,除卻這些大家在討論的事情外,還積累了一些額外的感想,或疑問,剛好趁這個時間點寫出來。

台灣有三大「金字」獎項,被視做台灣演藝圈內的最高榮譽。雖然年年罵聲不斷,但想要拿獎的人還是殷殷企盼。這三個獎最大的共同特色就是愛爆冷門,中獎名單常常讓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但我倒覺得爆冷門不見得是壞事,比如金曲獎,以前某些爆冷門得獎的歌手作品,幾年後證實的確是實至名歸,足以成為經典。而大概也因為這三個獎項是政府舉辦,再怎麼漫罵,也不至於影響到公信力,這點倒是好的,也希望能夠一直維持。

頒獎典禮的好壞通常可以反應台灣相關產業的興衰,所以一般而言,金曲獎最好看,而金馬獎最難看,我印象中最好的頒獎典禮,也是金曲獎,表演精彩,頒獎流程順暢,不拖泥帶水。而那幾年金曲獎辦的最好的時候,也是台灣的唱片產業最後的黃金期,之後因為盜版猖獗,又加上免費下載,使唱片市場萎縮,連金曲獎也一年不如一年。

這次金鐘獎的表演節目和流程如何,姑且不論,但時間拖延了兩個多小時,得獎人的感言屢被提醒的鐘聲和音樂干擾,是這次頒獎典禮最多批評之處。我也很納悶,這事情似乎年年發生,得獎人永遠時間不夠用,頒獎人又講了太多言不及義的引言,但每個主辦單位卻都只會限制得獎人的發言時間,而忽略他們可以控制的頒獎人引言,好像不把腳本講出來很不甘願似的。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年年被人詬病,卻鮮少有人改進。我唯一印象中有所改進的,就是我認為最好的那一屆金曲獎(我忘了第幾屆,是東風電視辦的,那一屆沒有主持人)。但之後又恢復糟糕的常態,頒獎人引言乾到掉渣,得獎人感言真摯動人卻被催促下台。

這種囉嗦的引言習慣似乎是台灣獨有。就算是台灣模仿的對象:美國的頒獎典禮,也很難看到頒獎人講個不停。誠然,腳本是有的,但大家就是照本宣科念過去,或是乾脆讓頒獎人直接念入圍名單。而且,我很討厭頒獎人在揭曉得獎者時故意拖延時間,這是頒獎典禮,不是綜藝節目,不需要靠這種無聊的方式營造節目效果。這次金鐘獎,我最欣賞Ella的頒獎方式,快速俐落,不去搶得獎人鋒頭,這才是頒獎人應該要有的態度不是?



而且我很納悶,台灣的頒獎典禮很愛講「入圍的有」,現場的頒獎人講這句話不算,連旁白都講「入圍的有」,十足大白話,非常不得體。要不就把旁白去掉,要不改成「入圍名單」,感覺也比較莊重。我也不喜歡這次得獎者揭曉後的旁白,八股陳套聽得非常噁心,相較之下,金馬獎把得獎作品的片段播出來的方法還比較好。不過我喜歡這次金鐘獎入圍者影片剪裁的長度,旁白講完入圍者資訊後至多再多個五六秒,就夠了。不像金馬獎,常常過長,反而乾掉,讓觀眾有點尷尬。

再過不久就換金馬獎了,我衷心希望承辦頒獎典禮的台視可以記取這次金鐘獎的「教訓」,表演節目好不好看是其次,至少至少,請把流程「hold」住。既然今年是「國片復興年」,我想頒獎典禮,也應該要有點「中興氣象」才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頒獎 金鐘獎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