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浪上有人稱在台南見到一間「采芝齋」,不知道是否是蘇州采芝齋的分店。我在網路上查了一下,才知道以前台灣也有「蘇州采芝齋」,台北台中都有,裡頭賣的蘇式糕點,還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
這種舊日味蕾的記憶,是隨著國民黨政府一起來台的大陸殘餘。故人故景既不復見,至少還有吃進嘴裡的食物可以稍稍慰解鄉愁。所以台北成了舒國治「中國各方吃食粹集一爐的好地方」。這種薈萃就是今日富裕的中國沿海想要效仿也不能夠,一是缺乏高階層挑剔的客人,二是缺乏「有家歸不得」的離鄉之痛,將所有對故鄉的懷念,全寄託在小小的吃食之中。那是曩昔繁華最後一點金屑,全靠著國民黨和那批逃難的士族勉力維持。隨著那些老人凋零,那些從南京上海硬搬過來的官家排場及品味,也隨之消逝。
故國懷鄉的記憶退場,那些懷有兒時記憶的中年人,只好去對岸找尋台灣已逝的「中國滋味」,卻往往在真正的發源地跌股。實是戰前的品味早已消失了,今天中國細緻的東西,多半是舶來品,注重飲食還是近十年培養出來的。有趣的是,「黨國遺老」在台灣漸次退場,「民國」卻開始在大陸盛行。據說大陸人開始懷念起「民國」種種,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以前的大陸──這種「懷念」當然是以想像居多,畢竟大部份的「民國」記憶早就因為中共建政和文革被破壞殆盡。所以坦白來說,「民國」更像是用紀錄去拼湊出來的想像,好像在想像漢唐盛世一樣。
但說是全然想像,也不盡然。因為海峽另一邊在還存留著正統的民國,讓「民國」除了歷史的拼湊外,還有面向台灣的投射。我之前看了兩篇大陸人來台自由行的遊記,兩篇遊記均對台灣的人情極盡褒揚。諸如店員的笑容和輕聲細語、陌生人熱情引路、街上車中無人喧嘩叫鬧,很多台灣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在他們眼中竟無比驚艷。我甚至在想,搞不好對某些人而言,台灣的現狀更強化他們對「民國」的憧憬。好像我有時在youtube搜尋中華民國國歌之類的影片時,底下總有很多奇特的留言,諸如「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中國」這種八零年代以前的政治論調,而且看起來有點像是大陸人貼的,語感差異明顯。究竟大陸還有沒有奉民國為正朔的人,很難調查,但對六十幾年前的民國時期有所嚮往的,恐怕頗有人在。
他們大概不知道,台灣的「民國」除了國名、國旗和年號之外,其它已經差不多消融於無形,少數如台北,因為一直以來的政治地位,殘留較多,還因此被稱為「天龍國」,說明白一點就是「非我族類」。台灣其他地方沒有嗎?有的,那叫眷村,那是一種被刻意隔開來,近似租界一般的存在。和住在日式平房,口操夾雜日文單詞的閩南語,家中有神桌牌位或祖墳可掃的本省人,是有所差別的。這種說細也不細的歷史淵源,並不為大陸人所知,他們當然也不會知道,今日的「民國」,還要複雜的多。而那種複雜,是《我們台灣這些年》這種書沒有能力去處理的。
不過主流媒體其實是不敢將台灣納入「民國」的討論範圍,對他們而言,「民國」的時間只到一九四九年,之後叫「共和國」。殊不知在台灣,我們是教「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政體」,台灣的「民國」就是「共和國」,但不是共產中國。周刊以「民國」為題訪問陳丹青,講得頗為枝節,主要是環繞在一個頗怪異的詞「民國範兒」上頭。這個「範兒」台灣人看得很眼生,我也只能將它約略理解成「流風」,民國流風。陳丹青講當時人的風度格調,其實不是「民國」的,那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共同擁有的基調,美國如此、日本如此,就算沒有改隸或文革,這種「時代精神」同樣會跟著人一起消散。而文革對於「民國範兒」的摧殘,固然讓許多人遭受嚴重的打擊,可是真正去殘害社會格調的,其實是急富,大量的金錢誘惑。以台灣為例,沒有文革,淳厚的民情可以延續到七十年代,但八十年代錢淹腳目,台灣人轉瞬間變得面目可憎、自私自利,地方官員忙著虧空公款,百姓則一味貪小便宜,人人都妄想一夕致富。
我知道大陸的熱潮,常是意有所指,因為廟堂的人物不成事,才會緬古追昔,寫兩蔣如此,寫民國更如此。若是真有「民國範兒」,我其實會用張愛玲這段文字說明:「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民國三十八年以前的人恆常活在無常當中,所有的東西彷彿都無法長久,連從民國十七年到二十七年這段「黃金十年」,也依然在「剿匪」,日本還在外面虎視眈眈。他們的風骨氣度如果讓後世景仰,那是因為他們希望這積弱殘破的祖國可以有強盛的一日,說起來其實是相當悲傷的。
另外看:五光十色說民國
這種舊日味蕾的記憶,是隨著國民黨政府一起來台的大陸殘餘。故人故景既不復見,至少還有吃進嘴裡的食物可以稍稍慰解鄉愁。所以台北成了舒國治「中國各方吃食粹集一爐的好地方」。這種薈萃就是今日富裕的中國沿海想要效仿也不能夠,一是缺乏高階層挑剔的客人,二是缺乏「有家歸不得」的離鄉之痛,將所有對故鄉的懷念,全寄託在小小的吃食之中。那是曩昔繁華最後一點金屑,全靠著國民黨和那批逃難的士族勉力維持。隨著那些老人凋零,那些從南京上海硬搬過來的官家排場及品味,也隨之消逝。
故國懷鄉的記憶退場,那些懷有兒時記憶的中年人,只好去對岸找尋台灣已逝的「中國滋味」,卻往往在真正的發源地跌股。實是戰前的品味早已消失了,今天中國細緻的東西,多半是舶來品,注重飲食還是近十年培養出來的。有趣的是,「黨國遺老」在台灣漸次退場,「民國」卻開始在大陸盛行。據說大陸人開始懷念起「民國」種種,也就是民國三十八年以前的大陸──這種「懷念」當然是以想像居多,畢竟大部份的「民國」記憶早就因為中共建政和文革被破壞殆盡。所以坦白來說,「民國」更像是用紀錄去拼湊出來的想像,好像在想像漢唐盛世一樣。
但說是全然想像,也不盡然。因為海峽另一邊在還存留著正統的民國,讓「民國」除了歷史的拼湊外,還有面向台灣的投射。我之前看了兩篇大陸人來台自由行的遊記,兩篇遊記均對台灣的人情極盡褒揚。諸如店員的笑容和輕聲細語、陌生人熱情引路、街上車中無人喧嘩叫鬧,很多台灣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在他們眼中竟無比驚艷。我甚至在想,搞不好對某些人而言,台灣的現狀更強化他們對「民國」的憧憬。好像我有時在youtube搜尋中華民國國歌之類的影片時,底下總有很多奇特的留言,諸如「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中國」這種八零年代以前的政治論調,而且看起來有點像是大陸人貼的,語感差異明顯。究竟大陸還有沒有奉民國為正朔的人,很難調查,但對六十幾年前的民國時期有所嚮往的,恐怕頗有人在。
他們大概不知道,台灣的「民國」除了國名、國旗和年號之外,其它已經差不多消融於無形,少數如台北,因為一直以來的政治地位,殘留較多,還因此被稱為「天龍國」,說明白一點就是「非我族類」。台灣其他地方沒有嗎?有的,那叫眷村,那是一種被刻意隔開來,近似租界一般的存在。和住在日式平房,口操夾雜日文單詞的閩南語,家中有神桌牌位或祖墳可掃的本省人,是有所差別的。這種說細也不細的歷史淵源,並不為大陸人所知,他們當然也不會知道,今日的「民國」,還要複雜的多。而那種複雜,是《我們台灣這些年》這種書沒有能力去處理的。
不過主流媒體其實是不敢將台灣納入「民國」的討論範圍,對他們而言,「民國」的時間只到一九四九年,之後叫「共和國」。殊不知在台灣,我們是教「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共和政體」,台灣的「民國」就是「共和國」,但不是共產中國。周刊以「民國」為題訪問陳丹青,講得頗為枝節,主要是環繞在一個頗怪異的詞「民國範兒」上頭。這個「範兒」台灣人看得很眼生,我也只能將它約略理解成「流風」,民國流風。陳丹青講當時人的風度格調,其實不是「民國」的,那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共同擁有的基調,美國如此、日本如此,就算沒有改隸或文革,這種「時代精神」同樣會跟著人一起消散。而文革對於「民國範兒」的摧殘,固然讓許多人遭受嚴重的打擊,可是真正去殘害社會格調的,其實是急富,大量的金錢誘惑。以台灣為例,沒有文革,淳厚的民情可以延續到七十年代,但八十年代錢淹腳目,台灣人轉瞬間變得面目可憎、自私自利,地方官員忙著虧空公款,百姓則一味貪小便宜,人人都妄想一夕致富。
我知道大陸的熱潮,常是意有所指,因為廟堂的人物不成事,才會緬古追昔,寫兩蔣如此,寫民國更如此。若是真有「民國範兒」,我其實會用張愛玲這段文字說明:「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民國三十八年以前的人恆常活在無常當中,所有的東西彷彿都無法長久,連從民國十七年到二十七年這段「黃金十年」,也依然在「剿匪」,日本還在外面虎視眈眈。他們的風骨氣度如果讓後世景仰,那是因為他們希望這積弱殘破的祖國可以有強盛的一日,說起來其實是相當悲傷的。
另外看:五光十色說民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