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_20151028_133832.jpg

 

京都可以說是東方世界中最聞名的古都。日本挾東方先進大國的實力,將自身的文化當成品牌來經營,從十九世紀歐洲人趨之若鶩的「日本主義」開始,日本人借力使力,成就出一個完美的國族文化品牌。而京都,大概就是這個品牌的「極致奢華」。

當然,這個著意經營的品牌,不免也有些異議之聲,比如柯爾(Alex Kerr),是「愛之深,責之切」的典型。他可以說是「日本主義」中毒者,卻也見識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所以批評甚力。我也聽過一些不同於一般對京都喜愛的說法,比如認為京都太「假掰」,或是太精緻云云。

就古都形象,京都確實是刻意經營。不可否認,京都確實是千年古都,但要認真討論古都的「古」,可能不堪細究。在許多古蹟中,時常可以見到原本的建築物在「應仁之亂」中燒失,因而現存建築為之後所重建云云,不勝其數。雖說京都號稱千年,真正歷千年而不變的,已經絕無僅有。如果中國不是一味追求西方的都市風格,大片拆毀中心都市的老城區,也許隨便什麼二三線的城市,當中的老建築比重都要高過京都。

但中國自斷後路,比如西安,將貨真價實的明清建築拆除殆盡,新蓋粗製濫造的仿唐建築,假裝自己是大唐氣象。洛陽等地,更是拆的一乾二淨,連宗教建築也不見蹤影。只有京都,雖然屢有戰亂火災,卻仍盡力維持,特別是明治維新之後,雖然天皇離開了,但這座城市卻變成一個日本文化的核心象徵,學生來此地進行戶外教學,外國人來此地體驗「真正的」日本文化。當然,這個「文化」是刻意調整的,比如日本人加入許多西方事物,在東方的外觀下,一般人仍然可以享受西方文明的方便性。這種調整相當細膩,當我們全然沉浸在這樣的「日本文化」當中時,很難察覺到,實際上很多都是現代社會改變後的結果。

說了落落長,我只是想到,每每我們在參觀京都名勝古蹟時,時常可以見到很多禁止進入的標誌或架子,說明這些地點並不是真正庶民的生活空間,而是以觀光客為主的場所。就此點論,中國亦然,只是中國的古蹟僅是個空殼子,日本的古蹟則比較像是標本,雖然內涵還有,但與社會的連結不大。這如果跟台灣的古蹟比較,就更為明顯。台灣的古蹟若是寺院,往往都有實際的宗教活動,與周邊地區也有緊密的關係,台灣寺廟固然也有不能進去的地區,但那是一般民眾在宗教活動中形成的界線,而非因應參觀定出的制式路線。所以與日本的情況大不相同。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主要發生在神社,所以神社多半不用錢,從這裡可以一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京都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