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自己文筆日拙,乏味不堪,剛好回台中過年,拿著本張愛玲的《張看》搜珠刮玉,期盼在信手亂看的情況下,能夠有些成果。
- Feb 14 Mon 2005 20:30
迸文
- Nov 24 Wed 2004 20:23
男人,以及男人所擁有的
在看《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Manner: Eine Spezies Wind Besichtigh)時,心裡總會感歎作者對中國歷史沒有涉獵,否則應該會有更多發人深省的體悟。
- Nov 12 Fri 2004 12:23
男人啊,你到底是什麼?
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
- Nov 07 Sun 2004 22:13
一個路名,各自拼音
台灣對「一國兩制」向來極為抗拒,殊不知「一國兩制」已經落實在很多地方了。僅一個拼音系統就可以有兩種選擇,各縣市還不同調。台灣不過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歧異如此,可比高山九族。
- Nov 04 Thu 2004 01:07
找回老房子
最近對台中的種種有近乎偏執的重視。自從台中市議會擱置古根漢美術館案,我突然發現台灣人對近利的重視,已經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古根漢美術館可不可以落腳台中,我已經不再奢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是台灣人狹窄視野的必然宿命,活在這種社會,我實在無力改變。
回去台中一次,我就對台中多了一些想法。台中應該可以這樣、可以那樣,身為台灣第三大城,人口逾百萬的都市,台中人還能再享有些什麼?我常常如此思索。前幾天無意找到一個專事關注古蹟與都市植被的部落格,綴集許多報紙報導,裡頭有壓倒性的比例是在討論台北的綠地與古蹟保存。隨著文章一篇篇瀏覽,我也開始想到台中市區中為數可觀的老建築。國定古蹟有國家出資保護,可是還有許多同樣承載歷史記憶,但缺乏法規保護的建物,他們一不小心,就會因為人民的無知與建商的貪婪而化作殘磚斷瓦。台北市文化局用公權力介入,趕在金錢利益與短視眼光破壞前緊急定為市定古蹟,避免城市的記憶遭受到無情的破壞。如此用心尚且不能全面保護台北市區內珍貴的歷史建築,更何況是對地區歷史建築幾乎不作為的台中市呢?
- Nov 03 Wed 2004 22:11
巨蛋走綠洲
台北巨蛋模型出爐,松山菸廠園內為數可觀的參天大樹被市府一棵棵鏟挖移植,原本濃密的都市綠洲,即將被一座碩大的圓形建築所替代。巨蛋雖是許多台北人的夢想,卻也有報紙著文懷疑台北巨蛋的經濟效益。我只十分感動,至少台北市政府肯保留老樹,肯費心費力將上百株數目移植到他處,而不是粗魯地用怪手剷平。
- Oct 09 Sat 2004 22:28
海上有朵花
侯孝賢作品《海上花》是我在幾年前看的一部電影,印象深刻,並且從此愛上上海話。之所以舊事重提,是因為最近在看張愛玲,想到以前上電影史的時候,教我們的黃建業老師曾評論改編張愛玲作品的電影都很不好,只有改編自張愛玲譯介的《海上花列傳》的電影《海上花》拍的不錯。在此之前,我已經很喜歡這部電影,臨時想到,再拿出來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