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台灣人不太會看的書。他內文頗為枯燥,基本上就是拿出幾個歷史名臣來做翻案文章。這種內容很能表現出中國知識份子的氣質,當局不能批評,無法寫南方朔那種借古諷今的文章,只好寫古人,可是也不是像史家那樣考證,而是發表一些泛泛的感想,說難聽一點,就像我在網路上寫的文章拿去印成書,只是那些文章長度,是我的幾倍不止。中國的讀書人好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可是講的事情,彎來繞去,似乎也就是那麼一點。這種文章,在台灣很不討喜(看我的點閱率就知道),如今很少人喜歡耐著性子看別人不著邊際的長篇大論,更不要說還要付錢看這種長篇大論。實在這種書在中國似乎也是小眾,只是中國的市場基底大,而且中國的出版社都是公家的,不太有什麼獲利的急迫性,很多書其實是人情書。我不敢說他的書是憑藉人情關係而來,可能惜才也是有的,但終究不會搆上暢銷排行榜,我也不知道這種書能不能排入當代文學史的殿堂。
- Nov 03 Mon 2014 23:40
謀國者
- Nov 03 Mon 2014 14:37
傳家
我一向對任祥編的《傳家》四本書無甚好感。首先,他很貴,四本一套,索價三千,雖說書挺厚的,開本不小,而且全彩印刷。其次,書中內容很空虛,叫「中國人的生活智慧」,東拉西扯,漫無邊際,而且毫無系統組織。此書號稱二十七萬字,內容卻很鬆散,裡面最值得參考的,大概只有食譜。而說他是隨筆,這套書既從不如此定位,花三千元買四本隨筆,也太不值了點。
- Nov 02 Sun 2014 10:33
民主不是請客吃飯
打香港學潮開始,這場運動一直有人唱衰。即便雨傘革命迄今已經逾月,已經創下前無來者的記錄,還是不乏唱衰者。這些人,幾乎都是中國人,或與中國官方互相唱和之人。
- Oct 28 Tue 2014 15:22
東方文化
羅蘭巴特的《符號帝國》,與其說是在描述日本,其實更像是借日本來描寫一個與西方世界相反的鏡像。就好像《歐赫貝奇幻地誌學》那樣,重點不在「重現」,而在「重造」。這也難怪在導言就提到薩伊德的「東方主義」,認為羅蘭巴特仍不脫西方優越觀點所帶來的東方異國情趣的想像。誠然羅蘭巴特是在讚頌日本,但這個「日本」不過是一種半帶想像的日本,法國人一知半解的日本,夾帶誤讀與誤會。
- Oct 26 Sun 2014 19:32
黃色與藍色
- Oct 25 Sat 2014 17:11
Formosa Betrayed
因為之前有人拿了《被出賣的台灣》丟馬英九,此書在中文版出版二十餘年後,又成為幾日新聞寵兒。我也才認真找來看。雖說此書已經新出重譯本,我借到的還是初版的翻譯。在當時(七十年代)的克難環境下,實在不能強求譯筆,日後能夠出版更洵為不易。從其生澀的譯文,多少一窺當時海外台灣人有多努力想要把真正「自由」的觀點傳播給島內人民。
- Oct 23 Thu 2014 16:51
【騰訊】閻連科受領2014年卡夫卡獎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