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03 Sun 2013 22:45
  • 拿鐵

看香港人研究台灣翻譯,煞是有趣。我在這環境太久,沒什麼感覺,還是要有「局外人」來看,才能看出一些別樣的趣味。台灣特有的翻譯便是一例。這種感覺,就像台灣人在看香港的翻譯一樣,什麼「士多啤梨」、「三文魚」、「西多士」,宛如天書。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31 Thu 2013 00:48
  • 遺民

「遺民」在今日社會大概已經是個死語,但似乎還是很多人愛用這個詞彙。陳雲寫了一本「香港遺民論」,我在關渡美術館看了一檔展覽,名稱叫做「末日遺民」。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兩個故宮的離合」一書中,野嶋剛對故宮南院一事相當在意。故宮南院在不同執政黨、不同院長之間的變化,成為他書中的一個重點。顯然他很被前一個執政黨的說法給迷惑,以為南院的初衷是要建立國際級的亞洲藝術博物館,但明白台灣政治生態就知道,當年的故宮南院,根本是政策買票的結果。不論當年民進黨政府如何理解故宮,就算要在南部設立一座國家最高等級的博物館,也不應該是鄰近海邊鄉下的嘉義太保。南部那麼多主要城市都沒有像樣的博物館,為什麼偏偏要設置在荒郊野外?從一開始選址,故宮南院就注定他爛尾的命運。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楊泓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國的拉斯普金」愈來愈有趣了,台灣中文版已經出了第三集。裡面很多金句,錄幾句如下: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對此圖的字體有點微詞。底下「捍衛新聞自由」是舒同的字體,很醜,而且他是個老共產黨員)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福光,2012年12月30日,海峽時報(原文連結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文連結

文章標籤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放寒雨摧,暗香鋪做泥。今日值此別,何時再芳菲。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