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s Goslett,2007年6月10日,每日電訊報(原文連結)
柴契爾夫人首次公開說出她在香港移交給中國的談判時所面對的「不可能」的情況感到懊悔。
這是她五年來首度接受採訪,這位前首相很失望無法說服鄧小平繼續領有殖民地。
在她1990年離開職務後七年,英國與香港長達145年的關係中止,大英帝國的最後一幕終於落下時,她難得卸下心防,承認當時感到「傷心」。
「我希望可以延續英國的統治」她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說道,此節目將於本月稍晚時播出。
「但當此路行不通時,在那個情況下,我看到一個機會可以保存大部分香港的獨特性,就是用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概念。」
六月三十日是香港移交的十週年紀念。如今這仍是英國戰後殖民史最具爭議的一章。
查爾斯王儲在他私人日記寫下著名的「中國大外賣」,描述中國外交人員像「噁心的老蠟像」。據說他還駁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演講,說是「洗腦宣傳」。
在1997年移交儀式中同樣印象深刻的,是在熱帶地區的傾盆大雨中,末代總督彭定康努力抑制他的眼淚,而他女兒在一旁早已哭個不停。
在十週年時談到此事,柴契爾夫人承認她對中國承諾給香港高度的經濟與社會自主權的「一國兩制」方式有所疑慮。同時中方同意維持五十年的資本主義狀態。
名義上,此地現為中國的一部份,由中國負責外交與軍事事務。這樣的安排到了2047年將會重新審視。
柴契爾夫人說:「一國兩制早年是為了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無論是當時或現在的情況下,看起來都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方式。即便我一開始認為並不適合香港。」
然而,她在辦公室裡繼續談到當時她的談判策略。「其實我很推崇他(鄧小平)的才能。當你可以跟談判方一起告訴人民這是正確的,通常它就是個好主意。」
八十一歲的柴契爾夫人,被香港商人鄧永鏘說服接受訪問。他們兩位是長年的朋友。
在訪問中,鄧氏問柴契爾夫人,如果他沒記錯,柴契爾夫人是否自1997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去過香港。「你說的沒錯,」她很篤定的回覆。
他問她是否還記得移交儀式時所下的大雨。「記得,」她笑稱。「我很失望。英國的雨夠多了,何苦下到國外。」
她接著說:「我很難過,但沒有人想在那時候再度受到干擾。民眾不會喜歡的,我很知道他們不會的。」
2002年柴契爾夫人由於身體因素,接受醫生建議,停止一切公開演講。她當時有過幾次小中風。
鄧永鏘對周日電訊報稱:「我一直都很仰慕柴契爾夫人。她從不發誑語。在她離開首相一職後變得更為和藹,但對自己的看法仍然堅定。而且她一直都很親切,沒有架子,最重要的,她很會逗人開心。我在她住所訪問她時她看起來氣色很好。」
「我問她在儀式結束後當晚飛離香港時是否會難過,她說她會。但她知道『英國人不該緊握不放』,中國得接手。」
其他的訪談人包括彭定康,他素來受到香港人的推崇,以及前香港賽馬會主席夏佳理。
鄧永鏘接受BBC委託所製作的紀錄片叫「香港:變革的十年」,將在6月19日4號台播映。在片中,他探索這座島嶼在英國結束統治之後的發展。
儘管一開始有些經濟動盪,但如今已經消散,香港大致上跟十年前一樣。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說:「政治過渡相當平順。香港不會被中國大陸所吞噬,解放軍並沒有到處都是──雖然仍不免有所缺失。」
後記:
看這篇舊文,恍如隔世。
- Apr 09 Tue 2013 17:04
【每日電訊報】柴契爾夫人曾對香港感到懊悔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