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on Pope所寫的《猛男情結:男性的美麗與哀愁》(The Adonis Complex: the Secert Crisis of Male Body Obsession)已經是2000年的著作,但我發覺這個社會對人體的物化,並沒有因此稍緩,反而愈來愈嚴重。而最糟糕的的發展,莫過於對男體的歌頌,已經從男性蔓延到女性。2000年前的女性對於男性的身材要求仍不嚴苛,但如今若是重新做問卷調查,現在的年輕女性看代男性身材的要求,也許跟男性自己的挑剔眼光不相上下。男性內心擔心的事情,在數十年的洗腦後,終於噩夢成真。

歐美國家自然是「猛男情節」的發源地,但這種偏差的審美觀在模仿西方國家的後進國顯得更為嚴重,比如中國與韓國。韓國在全力發展娛樂工業後,他們對演藝人員的身材要求極為偏差,女性自不用論,各種整形手段幾乎使韓國美女都像是同一個模子製造出來的,男藝人也是,演員、歌手,乃至於偶像團體,都得努力維繫自己的身材,有著完美的胸肌與腹肌,電影或電視劇希望可以創造噱頭及收視,也往往要安插藝人裸露的鏡頭,男女皆然。

至於中國,情況不遑多讓,特別是最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詞「男神」,顯然是相對於「女神」所創造的用語。凡冠上「男神」稱謂者,無不是面容姣好、身材壯碩。中國在審美觀上轉變之巨,幾乎徹底取代舊有的外貌標準,而且比起台灣或香港這些西化甚久的地方,更有變本加厲之勢。

當然,勤於運動、規律飲食,維繫良好的身材,絕對值得鼓勵。但太重視外表,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日常生活,乃至於有生命威脅,就必須要尋求治療了。已開發國家的女性總是在追求纖細的身材與某些突出的身體特徵,這絕對是因為每天所接收到的價值觀所洗腦,而如今男性也面臨一樣的狀態,因為所有的資訊都在陳述理想的男性時,都要英俊、高大、壯碩,所以男性也自然而然認為,若要維繫自己的男性雄風,也必須要達到他們眼睛所見的理想圖象。這種壓力若無法調適,最終會出現書中所提到的幾種症狀:肌肉上癮症(Muscle Dysmorphia)、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暴飲暴食症(Bulimia Nervosa)、狂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身體變形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當事人抱持一個虛妄的理想,而對自己身體的現狀有著永恆的不滿,致使出現這樣激烈的行為。

而即便是沒有上述症狀,但為了追求身體肌肉發展的極限,施用各種補充品與類固醇,也相當程度的損害這些人的健康,即便他們的外表看起來是最沒有健康疑慮的。長期施打類固醇所訓練出的肌肉,其實頗為失衡,已經破壞了原本身體自然體態應有的美感,這或許也是很多女性覺得肌肉太大的猛男很「噁心」的主因。如今的審美觀朝向更為刁鑽的方向發展,比如希望男性的體態壯碩,但肌肉不要過於賁張,喜歡強調特定的肌肉線條,比如人魚線。這種要求使人體美愈發千篇一律,這種貽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某時裝品牌的男模標準。該品牌喜歡以半裸的男模來作廣告噱頭,網站上也盡是一堆裸男裸女,為了讓畫面好看,他們以近乎病態的標準要求男模的身形。由於該牌子的目標客戶是針對高中至大學的年輕人,這種廣告形象必然影響他們的身體觀感至深。所幸因為老闆的歧視言論,這個牌子這幾年受到抵制,如今他們似乎也不再用半裸男模來當做噱頭,開始回歸「正常」。

但使用藥物來增加健身效果,從原本偷偷摸摸的行徑,到如今似乎變得稀鬆平常,實在頗為危險。而且我在網路上居然看到有些鼓吹使用類固醇的言論,居然是援引此書的部分內容。他們摘錄書中對於類固醇的正面描述,而對負面效果輕描淡寫。這相當危險。我不知道如今健身者所服用的類固醇是否合法了,但從書中舉出的例子,我很難支持這種藥物繼續讓健身者使用。

唯一看起來有所變化的,是隨著社會愈來愈寬容男性重視自己的外表,過往基於維繫男性氣概而壓抑對外表重視的情況,似乎在年輕一代有所緩解。畢竟男性重視自己的外貌,也逐漸變成女性挑選異性伴侶的條件之一。書中描述十四五歲的中學生,如今也是欲屆而立的社會人士了,不知道如今他們是否仍會困於男子外表的價值觀中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