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寫「王者之聲」的感想時提到香港的詭異譯名,隱隱感覺香港之用語「彷彿愈來愈倒退」。倒退者,盲從「普通話」也。如斯心態雖然是從陳雲而來,但即便我這個台灣人,也覺得香港回歸之後,書面語的確逐漸往「中共式」的中文靠攏。原本港人相當自豪的粵語文化,也被近年大陸強勢的經濟成長進逼,顯得信心盡失。有一部分人拋棄以經濟拚搏為尊的心態,轉向尋找香港的在地文化,重塑香港價值。但尋常說話遣詞曲像普通話(北京話)的用法,卻難以避免。陳奕迅最近有首歌叫「苦瓜」,歌詞裡居然有「盤中透著那味兒」,「味兒」顯然是北京的兒化音,但粵語裡沒有兒化音,陳奕迅只好唱成兩個音,我實在聽得彆扭。如同我很難想像閩南語歌詞中出現「味兒」,別說是兒化音,連「味道」一詞,在閩南語中也不存在。味就只有「味」,看是「香味」、「臭味」乃至「粉味」,而不會有「味道」。

「苦瓜」中還有「淡定」一詞,顯然又是大陸影響。「淡定」雖然不是大陸人發明出來新詞,可是近來受影視節目影響,使用非常氾濫,連討論日本震災時民眾的表現,也用上「淡定」一詞。我會說那是「自制」、「冷靜」,卻絕對不會用上「淡定」。對我而言,「淡定」相當於閩南語所說的「老神在在」,我想日本人再怎麼有教養,絕不可能在地震、海嘯、核災事變發生後還能「老神在在」,若真有人如此,我反倒會懷疑他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不過大陸人大概沒想那樣多,或許是他們辭彙貧乏,在學校不曾有過同義詞或換句話說的訓練,只一味使用固定辭彙,其他如「貌似」套盡所有假設語氣,動輒「杯具」(悲劇)、「餐具」(慘劇),彷彿文章不停在用驚嘆號結尾,甚為刺眼。可惜黃偉文在這首歌裡處處經營,也不免「迎合主流」,用上「淡定」這種字眼。

這狀況似乎不是孤例,像「陀飛輪」歌中一堆「了」,顯然也是普通話的影響。「了」字的用法在白話文裡通常標明過去的時態,但有時只是出現在動詞的後面,變成可有可無的贅字,比如「戒嚴鎖國,扭曲了我們對大海的認知,疏離了我們跟大海的關係,窄化了我們的世界觀。」(龍應台,《面對大海的時候》,頁37)上述例句拿掉「了」不影響文意,甚至也不影響時態──本來中文就沒有時態。「陀飛輪」的「了」我想原本粵語中並沒有,是白話文的影響。諸此影響,看似不明顯,其實已然開始蠶食。

我既非以粵語為母語,僅憑流行歌曲加以推論,不啻相當危險。但台灣也同樣在經歷閩南語受國語強勢影響的情形,最明顯的例子是民視和三立的八點檔連續劇,更不要說長年的國語教學,已經讓許多人無法流暢說出父執輩的母語。說起來,中共所推展的語文運動,其終極理想正是像台灣這樣,讓所有人以「國語」作為唯一的社交用語,而「方言」則慢慢退到私人場合、家庭用語,漸漸消亡。解嚴之後,閩南語努力想要奪回台灣漢人語言的主流地位,但這幾年惡劣的「台語運動」已經讓閩南語摻入許多國語的習慣,甚至遷就國語,背離原本的說話方式,變得不倫不類。久而久之,積習難改,這種「不輪轉」的閩南語竟有漸成主流之勢,甚為可悲。我真心希望,粵語以其固有的能量,能夠鞏固粵語本身的行文特色,不被普通話同化。為此仍賴有心人,以雞蛋中挑骨頭般苛細挑剔,才有可能力挽於狂瀾。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