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9

李登輝在日本右派雜誌「Voice」刊出「日台新連攜の幕開け」(日台合作揭開新幕)。此文一出,引來台灣執政黨大量批評之聲。馬英九甚至在公開的記者會批評此事,照理這種事情頂多是發言人或秘書長敷衍就是了,馬英九顯然李登輝以「一篇文」惹毛了。

不過,李登輝此文可能別有所圖,連封面也寫了「緊急寄稿」,顯然這是雜誌社預料之外的文章(或是「有意的預料之外」,但這且不論)。惹毛馬英九等一竿國民黨人也許是意料中事,但他圖的是什麼呢?難以理解。

持平而論,李登輝的說法是他的認知,無關什麼對錯,而這也是很多活過那個時代的臺灣老人的認知。戰後臺灣人活在國民黨的史觀裡,也許符合若干從中國逃往臺灣的人的想法,但對本來就住在這座島嶼上的人而言,官方的說法完全與他們的認知毫不相同。過去害怕政府的迫害,他們選擇隱忍不言,而今民主自由了,他們只是回歸到原來的自己。我們不都鼓勵別人「做自己」嗎?李登輝不過是做回他自己。

但這個爭議,其實也是台灣所要面臨的抉擇。從這個爭議點來看,臺灣至少存在兩種歷史觀:從「中華民國」出發的歷史觀以及從臺灣出發的歷史觀。過去「中華民國」的歷史觀是官方的看法,但這種觀點愈來愈沒有市場。如果這兩種歷史觀無法並存,臺灣人需要作出抉擇,到底我們的後代,要繼承哪一種歷史觀?兼有本省與外省血統的臺灣人,要接受的是中國中心的觀點,還是臺灣中心的觀點呢?父母親都是外省人,但自己跟自己的後代都在臺灣成長的人,要繼續擁抱中國觀點,還是要轉換成臺灣觀點呢?本省人的家庭尤其可悲,像我,我不知道我爺爺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我卻知道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淞滬會戰、台兒莊大捷,這是什麼邏輯?這豈不就跟朝鮮時期的士大夫一樣,不去修自己王朝歷代國王的祖譜,卻去修明代各個皇帝的祖譜,自以為是明朝的臣子,罵朝鮮國王不仁不義。

最終,這仍是回到臺灣要不要活在「中華民國」的陰影下。我曾寫過「獨立,要先從中華民國獨立」,不僅僅只是法理上使中華民國結束,在心態上,也需要結束中華民國。中共都已經定調,中華民國的國祚只有1911年到1949年,易言之,若中共一直主導中國的歷史詮釋權,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就跟過去的南明政權沒有兩樣。而若臺灣一直鎖在中國當中,則臺灣永不會有自己的史觀與價值判斷。結束中華民國,是使臺灣鬆開與「中國」的鎖鏈的第一步。

如今網路已經隱約出現一種全面脫離中國的準備,有趣的是,這種「去中國化」有很大成分是借鏡日本。日本在「華夷變態」後以小中華自居,到了福澤諭吉轉為「脫亞入歐」,但日本並沒有因此將「中華文化」丟棄,就某部分而言,日本的「中華文化」還成為統治臺灣及韓國的工具。日本的經驗提醒我,「去中國化」並不等於去掉中國的文化遺產,這世界最愛討論孔子跟儒家的是日本人,最熱中漢字檢定的也是日本人,最重要的是,他們不覺得這些文化獨屬中國,這也是「日本」的文化之一。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拋掉政治上的中國包袱,繼續浸淫在中華文化的傳統中,唐詩宋詞、媽祖關公也不是中國獨有的。他們在臺灣,他們就屬於臺灣,關公在臺灣叫「恩主公」,這不會是從河南傳過來的。而媽祖在臺灣已經民間神明的代表,這也不是福建湄洲的傳承。類似的觀點,在香港也開始出現,拿著粵語或地名遠承唐宋,已經不足以彰顯香港的主體性,而是香港從原生的南方族群,慢慢蛻變至今,這才是香港真正的文化核心。中華道統與我無關,我也想去搶奪那個中華道統的話語權。臺灣中國,一邊一國,才能讓我們免於鬼打牆的窘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登輝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