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海博物館



今天去了上海博物館,一間之前讓我抱怨連連的博物館。

博物館本身無甚好壞,就是要一個一個人檢查讓我很不耐煩。上海比起深圳或廣州,檢查的頻率更高,比如地鐵入口的檢查,雖然我鮮少看過有人真的會放行李檢查,但他們就是會放兩個人在那裏。廣州地鐵有X光機,但擺在一邊沒有用,深圳則根本沒有把X光機擺出來。

這次上海博物館沒有特展,都是一般的常態展,但人仍很多,許多是帶小孩來做暑假作業的父母,有些索性就全家大小出門,像是郊遊。外國人也多,而且我的感覺,似是以法國人居多,頗感意外。可惜上海博物館並不國際化,雖然解說有中英並陳,但只有DM有其他語言。

我又第一次發現了博物館的紀念品店與餐廳,餐廳的價位偏高,這倒無可厚非,紀念品店也是走高級路線,裡面有極昂貴的唐裝與複製文物等,還賣台北故宮的書,讓我頗為困惑。中國的博物館,除了北京故宮以外,都無法自己發行出版物,一定要與出版社合作,上海博物館就是與上海書畫出版社合作,出了很多昂貴的畫冊。不過再怎麼樣似乎也有限,所以紀念品區不得不放一些其他的書,看慣台灣的博物館商店,就會覺得這種賣法有點混淆視聽,很像是為了填空間充數。

上海博物館藏品很好,可惜研究水準有限,這從他們提供的解說可一窺究竟。比如繪畫館,他們的解說是花崗岩鑿字,顯然是不打算改,這種心態對一個頂尖的博物館而言,其實是很失職的,代表他們的研究一直原地踏步。我今次很認真地看了一輪陶瓷館,他們的陶瓷館藏甚好,但看到宋代的瓷器時,他們居然還是用明朝人品評宋瓷的標準在看待,雖說這似乎是中國陶瓷研究普遍的情況,但我還是覺得太落伍了。我只能說這是「抱殘守缺」,一直執著在舊有的成見不放,很難有什麼新的突破。



我在書展的時候買了他們特價的論文集,可能是滯銷品,所以特別便宜,尤其他們論文集很多還用繁體字印,不知為何繁體字的還比簡體字的便宜,大概是買的人極少的關係。我對大陸書籍用繁體字印素來感到很奇妙。古籍用繁體是天經地義,文字學用繁體,也是理所當然,但印學術論文,用不用繁體其實無甚所謂。我想這可能是要強調某種品味才如此做,畢竟如今中國人大多不會用繁體字,至多會看 (我在書展時聽到有人會看繁體是因為要在台灣伺服器玩線上遊戲),而且碰到一些中國已經不存在的字時,他們不會用,比如「復」、「複」與「覆」,在這種細節上很容易看出罩門。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用繁體字營造品味,我在廣州方所書店,所有的指示標誌都用繁體,若說這是無意識的選擇,我不相信。

總之,買到這些論文集,對我來說很是值得。這些論文集多半是他們舉行研討會的整理,優劣互見,雖是一流博物館,也不免在學術水準上有不入流之處,這是中國博物館普遍的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