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看到的文章,存而不論。)
作者:殺豬狂
從未衰退過,一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極有可能增長率還更高了,但GDP的增長確實放緩了,轉帖前幾年本人一篇文章給知乎的人看看,懶得重新寫了。
臺灣GDP為什麼增長停滯
臺灣經濟實際從來沒有減緩過發展速度,但近10幾年在GDP上的表現卻是疲軟,實際上這是李總統時期的第4次經濟轉型造成的。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臺灣的GDP蒸蒸日上,所有的工廠都在火爆加班中,但實際卻已經走到了瓶頸階段。
首先就是能源短缺,已經嚴重到了夏天需要分區限電的程度,所以那時修核四並不是KMT想修,而是大家都想修,一提建核四全民恨不得連雙腳都舉起來贊成。其次人力短缺,臺灣的工人根本不夠用,所有的企業都在招工,可招不到人,於是只好拼命的招外勞,那時的工業區,滿街都是越南人菲律賓人馬來人,而這些人語言不通也不瞭解臺灣法律,外加有很多非法走私入境的外勞,更無任何監管,一些黑心老闆任意打罵奴役外勞,甚至造成外勞成批逃亡,流落街頭甚至成為犯罪組織大力吸收的目標,用於從東南亞國家大搞軍火毒品走私業務,搞的治安也急劇惡化。
另外土地資源緊張,很多新興高科技產業公司想進一步擴張產能,可找不到地皮興建工廠,能用來興建工廠的地段,早就擠滿了工廠,而且環境非常惡劣,可以說地面廢水橫流,頭上電線蛛網交錯,極易引發火災等風險。這都大大限制了臺灣的經濟繼續發展,雖然當時臺灣還在光輝耀眼的經濟奇跡中,但臺灣產業界與政界誰都清楚,這樣的日子發展不長久了,經濟衰退是遲早的事情了。因此最後決定進行第四次產業升級。
臺灣其實在之前已經有過三次產業升級,第一次產業升級是輕工業取代農業成為支柱產業的升級。第二次產業升級是重工業與家電產業興起的產業升級。第三次產業升級是新興電子產業,也就是半導體與半導體周邊產品研發製造成為產業火車頭的產業升級。在第三次產業升級以後,臺灣就已經進入了工業國家行列,第三產業已經成為臺灣的支柱產業,這是因為新興電子產業升級以後,設計業與金融投資業變的非常重要,發展迅速,也就是第三產業的組成已經不是傳統的商業,旅遊業,娛樂業為主了,而是金融投資與科技服務為主了,這就是進入了技術與資本稱雄時代了,也就是發達工業國家時代。
而第四次產業升級是要進入第三產業為絕對支柱產業時代,也就是金融業與科技服務業要成為絕對優勢產業,占GDP總量大幅度超過60%,而工業占GDP總量的比例將被壓縮到30%甚至30%以下。那麼還在忙個不停加班生產的工業怎麼能被壓縮呢???這就是靠產業淘汰,所謂產業淘汰不是靠政府去命令工廠主,你的工廠給我關門,國家現在要經濟轉型了,你的工廠不准生產了。而是先對全國的工業進行個選擇,首先選出發展潛力大附加價值(也就是利潤)高的工業專案,做為重點扶植發展的企業專案。另外一些關係國家安全保障與重大民生保障的工業專案也被選出來,做為重點保護的企業專案。而其他的工業專案企業就屬於淘汰產業,由政府宣導讓他們把工廠轉移到外國去,其中電子製造業首當其衝。
當時臺灣電子製造業高度發達,屬於用電用水用工大戶也是GDP大戶,也就是高能耗,高勞力密集,高產值產業,但附加價值低,核心技術層次低,因此競爭也激烈,比如生產主機板的,生產顯卡的,主機板的價值主要在晶片組上,顯卡的價值主要在GPU上,拿著晶片組,拿著GPU,能設計出支持晶片組與GPU工作的主機板顯卡的廠商全球多的是,所以競爭激烈,價格戰不斷,雖然臺灣廠商擁有了極大市場份額,但實際的利潤率很低,也就是說,這樣的產業越發展,臺灣的能源與人力和土地資源就越緊張,但政府從這些產業手裡獲得的稅收並不高,因為這產業利潤微薄,他的產值再高,你又能收幾個稅???
而被宣導轉移工廠的企業,也就是淘汰企業的企業主們,也全都贊成工廠外遷,因為他們也認識到,再在這麼小的地方窩下去,用不了太長時間,就會因缺工,缺電,卻擴廠土地而失去競爭力,所以引導他們外遷,那是一呼百應,根本0阻力,他們也願意跑到土地更便宜更容易取得,勞動力更便宜更充足的地方去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利潤以及競爭力,這些淘汰產業只有設計部門和接單部門留在臺灣,而生產部門盡數外遷,這樣臺灣的電力就不緊張了,勞力就不缺了,工業土地資源也夠了,就能讓重點扶植產業大力發展了,也給了重點保護企業寬鬆的生存環境。
除了電子製造業以外,紡織業也是淘汰產業大戶,紡織業的生產廠轉移到原料產地生產,無疑更能降低成本,更有競爭力,而一些家底雄厚的紡織企業則在工研院進行技術轉移的幫助下,蛻變成了高科技機能布生產企業,成倍的提高了附加價值,成為了重點扶植產業,那當然就不外遷了。現在,臺灣工業化的先驅產業紡織業,依舊是臺灣強悍的掙錢機器,臺灣每年的出口額中有1/3是靠紡織業創造,產量不很大但產值驚人,利潤驚人,這是因為紡織業已經機能布化了,目前全球超過70%的機能布都是臺灣造,臺灣成了全球機能布最大研發基地與生產基地。
現在臺灣的百大集團裡的工業集團主要生產部門在外國的有多少呢???恨不得一大半!!!而要是這些高能耗低利潤的非核心技術製造業不外遷。現在臺灣要麼早就垮了,根本沒有TSMC,大立光電之類企業的壯大發展空間。要麼就是遍地是工廠,到處核電站,滿街是外勞,出門戴口罩,糧食靠進口的場面。
第四次產業升級是把沒有高附加價值和核心技術的產業主動淘汰掉,讓他們外遷國外設廠生產,而這些企業也樂意,因為電都不足了,勞力成本也高,本來就因沒有高附加價值核心技術不是什麼高利潤產業,當然也願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所以企業們也紛紛回應,就是把技術核心留本土,把單純製造轉移到外國降低成本。例如電腦主機板產業,就留下晶片組設計公司與主機板廠主機板電路設計開發部門,而生產主機板的廠子則丟國外去生產,因為主機板就是晶片組價值大,還有就是主機板電路設計有一定技術含量,而拿著設計圖,拿著晶片組去組裝製造主機板有個狗屁技術含量,放個文盲培訓兩天坐在流水線上也能做,但這個組裝製造是消耗人力和能源最多的,利潤卻最低,那不乾脆扔外國去組裝製造算了,這一搞,在國內的用電量那自然就大幅降低了,而國內重點發展高技術高利潤產業,產生的利潤率則大大提高了。
紡織業也一樣,要麼就轉型升級成高科技高利潤機能布,要麼乾脆遷外國去,紡織普通布料,在哪紡不是紡,到原料產地去紡,那不成本更低利潤更大嘛,而利潤更大,政府收他們稅就越多,在本土也是這樣收,到國外生產還是這樣收,反正有淨利就得交稅,管你在哪生產都是一樣的。
所以產業外移以後臺灣的國內用電壓力就降低了,工業用地也寬鬆了,重點發展的企業人力資源也充足了。只有落後的低利潤的外遷,才能給高技術的高利潤的騰出發展空間,不然落後產業把地皮,水電,資金,人力資源都消耗完了,高技術的高利潤的,要工人,沒有,想擴產增蓋廠房,沒地皮,生產用電,電不足,購買設備想貸款,金融企業錢已經被貸空了,那就玩不大了。
然而產業升級要有個過程,得排隊按計劃按時間一個個出去,不然一窩蜂的跑出去,立即70%就業人員失業,那也是不行的,所以這個速度也不能太快,有遷出就得有新生,遷出高能耗,高污染,低技術,低利潤,新生高科技,高利潤,低能耗,低污染。因為遷出產業就會產生失業,而失業要再就業,就會有新產業。所以自從轉型以後,GDP就不再明顯增長了,因為有新生的就有安排外遷的,一邊在漲一邊在減,所以GDP基本就是恒定的,真正增長的只有利潤,而這個時間是很長的,你不可能讓所謂落後產能一夜遷出,造成失業滿地,也不能甚至無法中途停止落後產業淘汰。
到2005臺灣就已經是進入穩定後工業階段了,但落後產業依舊大量存在,所以還是在不斷的進行這個升級與淘汰的過程,也就是說無論什麼人當總統,採取什麼經濟政策,都不可能使GDP大幅度增加,新生的升級的高利潤產值越多越快,外遷的落後的低利潤產業產值也越多越快,一直要等到該外遷的基本全外遷完畢了,這才會出現GDP大爆炸,按臺灣目前國內產業盈利狀況看。實際已經接近這一過程的尾聲,快則2018,慢則2025,肯定就全部調整完畢了,所以臺灣經濟榮光再現,一定是在蔡英文任期內。
所以李總統搞產業升級外遷,陳總統搞成全民福利,麻蠅酒尸位素餐玩三通,都是一樣的看不見有啥功績,因為擺在面上的就是GDP增長停滯這個現象,高利潤當然帶來了政府稅收增多,可這政府稅收增多也只能搞搞社會福利,總不可能直接給國民發錢吧???社會福利高了當然也是一種收入增長,但每個月拿到手上的錢沒變啊。GDP上不去,那整體上國民的現金收入自然也上不去,雖然福利好了,看病不花錢了,可也沒誰天天病往醫院裡跑呀,自然只看見到手的工資和20年前差不多了,所以除了在暴利企業就職的人以外,一般國民就會有經濟衰退的感覺,那當然輪到這一過程結束的總統,就成為摘下大桃子的偉人了,之前的總統全都是為摘桃子的總統做鋪墊的。這個過程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所以在過程開始階段與中間階段,當總統的再有本事再努力或再無能,都不會成為摘桃子的,也不會改變桃子落地的時間,根本就改變不了局面,這個桃子該誰的就是誰的,只要時辰到了,桃子就會落下,正好輪到誰撿桃子,那就是誰撿桃子。
除了產業升級已經進入後工業化的原因以外,臺灣的GDP增長停滯也與統計方式的變更以及匯率不合理有關。目前臺灣的GDP與PPP完全脫節,其實就是這種產業升級造成的利潤增加政府稅收增長,但國內產值不動現象造成的,這種以暴利工業與科技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為國內經濟核心的國家,就是後工業國家,後工業國家在進入後工業階段初期,都會有個漫長的GDP停滯期。發達國家如果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持續達到65%以上,甚至一些時期超過70%,那就肯定進入後工業階段,後工業國家就是超發達國家。臺灣在2005就已經是後工業國家了,GDP對進入後工業時代的國家是表現不出他的經濟水準的,完全可以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表現出GDP停滯甚至倒退。
臺灣的淘汰產業並不是不存在了,停止生產了,而是換個地方在繼續壯大,他們還是臺灣的經濟力量組成部分,他們的利潤裡面還是要按比例上繳給臺灣政府抽稅,所以一增一減的只有GDP,而實際經濟實力只有增沒有減,例如僅僅是臺灣百大集團裡僅排名第10位的鴻海集團這一家企業,2015年產值超過了4萬億元NT$,比2015年臺灣GDP總量的1/4還高,而這面90%以上產值都不是在臺灣創造的,而是屬於外國的GDP,但一樣都是要向臺灣政府按比例從淨利中納稅,還是臺灣的經濟實力組成部分,本國企業海外產值與國內產值合計才是一個國家的真實經濟規模,這叫GNP,所以臺灣的經濟從沒停滯過,實際一直在高速發展。而10幾年前臺灣就更改了GNP定義,採用了GNI定義,也就是說臺灣的經濟總量早就不公開了,那絕對是個驚人的數字。因為採用GNI概念後,除了臺灣以外沒哪個國家的GNI會比GDP高,而臺灣的GNI竟是高於GDP的,按GNI概念一般不可能GNI高於GDP,因為GNI是國民收入總值,不管收入從何地獲得,都是GNI,那麼在海外的產業,絕大多數雇工都是外國人,根本沒幾個本國人,只有發給本國人的薪水收入才會計入GNI,也就是企業淨利(老闆的到手收入)和受雇的本國員工收入。所以海外產值不是特別龐大根本貢獻不了多少GNI,但GNI要扣除包括本國國內的外國人收入,也就是外企的外方收入,這在GDP裡外企產值是相當有分量的,這一變成GNI,產值成人員收入了,還要扣除外方人員與企業收入,那就所剩不多了,所以GNI超過GDP是很困難的。
2015年人均臺灣PPP已經超過46000美元,在物價沒有明顯下跌,GDP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PPP猛增(哪個國家也沒出現這種情況)。2005以後臺灣的PPP規模一直是GDP規模的近2倍,這只有一個解釋,就是社會福利越來越高了,也就是政府稅收越來越高了,這是典型的後工業時期初期表現,但這還不是全部原因,GDP的統計方法不同也是原因之一。
GDP有多種計算方式,臺灣採用的GDP統計方式不是計算各企業產值總累計數,而是計算毛收入(企業與員工的稅前收入),所以這種演算法肯定算出來的GDP並不高,而且由於存在通貨膨脹因素以及原料進口時間,以及庫存時間不同,導致價格不同等等,這個毛收入到底是多少只有員工的比較確定,企業的實際也不是很容易確定的,需要時間反復計算修改,一般要3個月以後才能得出上年的最終GDP。
至於GNP已經被臺灣修正為GNI概念,認為這樣的概念更符合國民收入的實際,這個計算不但不是國內與海外臺灣企業的產品最終價值,而是臺灣人及企業在生產中產生的淨利潤和工資,也就是企業淨利和臺灣人獲得的工資,這樣一算,臺灣龐大的海外產值實際能計入GNP的所剩無幾,例如鴻海集團成百萬員工絕大部分是海外員工,這裡面能有幾個工資是給臺灣人的呀???這種計算法,GNP能不比GDP低很多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所以說臺灣國內幾乎全是暴利企業,臺灣在海外企業全是產值巨人,但其GDP與GNP也沒多大差距,但GNP還是高於GDP。也就是說,如果按傳統的GDP演算法,臺灣的GDP肯定暴增,而GNP怕要翻好幾倍。
臺灣雖然按GNI演算法統計GNP,但實際上稅收也還是一樣,不會少收海外企業的稅金,那些海外企業創造的產值依舊屬於臺灣的經濟力量。而海外企業交來的稅金是放到外匯儲備裡去的,臺灣是不能進行外匯自由兌換的,對外貿易企業與海外企業都是美元結算,掙的外匯只能在外國使用,無法在本土使用,而這些企業繳的外匯稅金都會在外匯儲備裡,而不在政府的明帳上,當政府沒有辦法大量在國外使用這些外匯時,這些外匯儲備就會不斷增加,而不去使用這些外匯,那這些外匯實際就和廢紙一樣,所以政府的對外採購是必需的,否則這些外匯失去流動性大量閒置,也就不是貨幣而是廢紙了。
從上面就可以看出來,臺灣的GDP實際就是真正的國民實際毛收入,這和一些國家的GDP不一樣,除了個人稅金以外基本就是國內對內經濟產生的國民真實收入,所以看著低,實際很高,考慮貨幣購買力差異恐怕比美國的人均收入還高(按PPP統計和美國差不多,超日超德)。但都覺得現金緊,這是因為有大量實際收入額被丟進外匯儲備裡閒置,國內流通貨幣量根本達不到國民與政府的實際收入額,所以物價也低,在國內的內部經濟貨幣流通量就大不起來,貨幣量不足就沒辦法大幅度提高現金收入,總體物價就不進反退。臺灣只有農產品略有漲價,其他用品根本一直漲不起來反在跌,就是這個道理,農產品漲價是因為臺灣70%國土是山地林地,而工業與商業又在大量佔用土地,導致農地減少,農產品產量減少,農產品自然要漲,但又不敢開放農產品大量進口,因為害怕因此就導致農民破產或廢棄農業,大家都不種田了。而都去買洋米洋麵的話,國家安全就沒保證了。
臺灣的外匯使用,本來軍購就是很重要的一個項目,而軍購不景氣與當產業轉移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對外投資不景氣,這就會造成大量外匯閒置積壓,讓很大比例的財力成為死錢廢紙,而內需經濟又始終有限,流通貨幣量就大不起來,每年產生的大量財富就淪為了廢紙,所以必需有個新的經濟拉動點,帶動內需增長與外匯的大量使用,這才能把創造出的財富變成實際財富,而不是讓財富成為僅僅在帳面上的廢紙,這個內需經濟拉動點實際就是軍備自產,因為外購軍備困難了,已經花不動外匯了,而對內軍備採購,就可以增加國內的內需經濟,並刺激國內相關產業去大量使用外匯購買相關設備與技術,而不是讓外匯成為一堆廢紙,這樣就同時拉動了內需和外匯的使用。
臺灣國內外匯無法流通,是因為存在2個貨幣系統,而這2個貨幣系統是獨立的,不發生互動關係,舉個例子,臺灣1990年NT$對美元的兌換率是25~26比1,但到了2015是32~33比1,而美國是有通貨膨脹的,1990的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等於2015的1.7美元多點。而臺灣卻是通貨緊縮,2015的1NT$與1990年的1NT$整體購買力無差異。這要是能讓外匯與NT$進行大規模自由兌換,那整個臺灣馬上就會被人用外匯套購一空,所以必需是2個獨立的貨幣系統才行。
因有2個獨立的貨幣系統,外匯的匯率實際想怎麼搞就怎麼搞,蔡英文甚至提出了NT$可以繼續貶值到與美元匯率為40比1!!!但無法大額自由兌換,這又有什麼好處呢,實際好處大大的。臺灣企業對外貿易一律是美元結算,也就是進進出出用的都是外匯,掙的也是外匯,表面看和NT$匯率高低沒啥關係,但實際上還是有關係的,因為在國內的企業,他的員工工資總不可能發美元給他,讓他去美國買菜買米吧???企業的水電費與租金稅金,還是要用NT$支付,NT$的購買力是穩定的,如果NT$一貶值,這些外貿企業就不用漲工資也給員工大漲工資了,不用調整水電費也水電費更大降低了,等於變相補貼,那出口成本就更低了。因為臺灣雖然有2個獨立貨幣體系,不能發生大額自由兌換,但不等於就不能有大額兌換,企業要發工資,可用掙來的美元結算工資,然後把兌換用途明細填好,遞個報表給經濟部,就可以批准按匯率兌換成NT$發給企業,企業則給員工發放NT$工資,如果NT$匯率下跌了,企業那不是1分錢都沒多花,就給員工漲了工資了嘛,而要維持員工NT$收入不變,實際就可以減少員工的工資,另外稅金,水電費,租金這些成本不也都等於下調了嘛,等於是政府對企業出口進行了變相補貼,而對進口沒有影響,反正是用外匯的,又不是用NT$。
臺灣的軍費實際是按NT$統計的,這個實際價值要按匯率算出來那就是錯的,實際至少要乘以300%才是接近真實價值水準,還要算上寓軍於民的隱形開支和外購的追加軍費,實際上現在每年最低是500億美元的國際購買力水準,臺灣軍的目前那種軍備規模,低於500億美元國際購買力水準的維持財力,早就全軍癱瘓了,還搞個屁裝備更新與研發。
補充一下,現在臺灣的本土產業能力與全球影響力已經遠非2005年以前可比了,按創新科技企業全球排行榜,臺灣的科技企業能進入全球百強的數字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一起並列世界第二,並臺灣有企業殺進全球百大科技企業前10名(百大科技企業入榜者,排行榜只排出前10名美9,台1,其餘90個入榜企業不做排名),而日本沒有,也就是企業研發能力日本實際是略低於臺灣的,而在國家實驗室的研發能量方面臺灣遠超日本,根本連可比性都沒有,這一點在2007年臺灣獲得R&D 100大獎參評資格後,R&D 100 大獎的各國歷年獲得數上可以明確顯示出來,日本與臺灣的企業項目得獎數差距不大,但在國家實驗室得獎數方面相差萬里,導致臺灣在R&D 100 Award 絕對優勢爆踩日本,如排除美國,單獨臺灣可以碾壓全球,一些年份是大幅碾壓,是排除美國後的全球其他國家獲獎數總和的好幾倍。
全球百大科技企業所在國分佈情況
全球百大科技企業美國占絕對優勢總計45個,臺灣與日本並列全球第二都是13個。
而臺灣的海外產業集團,也就是外遷產業集團整體看屬於高速發展壯大的狀態,萎縮停產的當然也有,但急劇膨脹的才是主流,整體上每年雙位數增長,一些大企業的年擴張程度竟高達20%以上,這哪來的衰退,分明仍在高速增長,而且比之以前增長勢頭更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