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香港有新聞報導,環保人士認為香港的垃圾桶太多,使香港人無意做垃圾分類,出現「方便文化」。他希望比照台北、首爾等城市隨袋徵收,並要加強推動垃圾分類。
這則新聞引起一些討論,最主要的參照地即是台灣。但我發現這篇討論垃圾的新聞有個很大的問題,卻是其他文章沒有點出來的。香港的「垃圾桶」與「垃圾量」應該分開來理解,除了街上垃圾桶的垃圾外,都市裡最主要的垃圾來源,應該是商家與家庭製造出來的垃圾。這些垃圾,理論上應該跟街上的垃圾桶沒有什麼關係。
香港的垃圾桶的確很多,但要論街上乾淨的狀態,好像跟台北都會區相差不大。對我而言,街上垃圾桶多的確有好處,至少我不用拎著自己製造出來的垃圾一路尋覓,這正是很多人詬病台北市的地方,其實也不只台北市,台灣都會區的公共垃圾桶一向很少,很多人對此頗為不滿(而他們往往就拿香港做例子)。因此拿台灣類比,實在不甚妥當。
公共垃圾桶數量,應該是取決於需求。台灣顯然數量太少,但香港是否數量過多,也很難說。正如林忌的文章所言,香港的遊客,特別是中國來的遊客不斷增加,不論他們是來觀光還是來掃貨,每年數千萬人次的垃圾量必然很驚人。要設置這麼多垃圾桶,似乎也是不得已。不過,垃圾桶多寡是一回事,遊客是不是會真的乖乖將垃圾丟在垃圾桶內,又是另一回事。 中國人無視垃圾桶,我有親身經歷,我曾見過有人等公車時,無視身旁一步之遙的垃圾桶,將手中的空寶特瓶「彈」到路上,宛如幼稚的小孩。這種事情,我看到不只一次。
所以,市容乾淨與否,垃圾多寡與否,似乎都與垃圾桶無關。真正與垃圾桶有關的,應該是清理這些垃圾桶所需的人力物力。台灣的公共垃圾桶很少,大概是台灣各地政府不想花太多錢顧人處理這些垃圾,也要杜絕台灣人把家庭垃圾丟到公共垃圾桶。如果香港政府很有錢,肯花這麼多的經費處理這些垃圾,多一點也無可厚非。減少香港的公共垃圾桶,好像也無法香港的垃圾回收或減量更上軌道,這毋寧是一個錯誤的解決方案。
也許這個錯誤的方案,是希望減少人在路上邊走邊吃的習慣,想透過「找不到垃圾桶很麻煩」來減低路上製造垃圾的可能。但減少垃圾桶不啻是最無意義的方案,在路上吃東西的習慣,怎麼可能會因為垃圾桶減少而降低,大不了就是隨手亂丟。一廂情願,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其他文章:
香港不是外太空,我們需要垃圾桶
香港要贏,垃圾桶要少?
垃圾桶圍城 減得了垃圾?
- Jan 04 Sun 2015 21:46
垃圾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