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淑姬(Suki Kim),《沒有您,就沒有我們:一個真空國度、270名權貴之子,北韓菁英學生的真實故事》,臺北:臉譜,2014
臺灣這幾年來出版與北韓相關的書籍,無論是質與量都相當驚人,我甚至開始懷疑這其實是戰略布局的一環。臺灣人增加對北韓的認識,有利無弊,這不僅只是國際觀的培養,也是我們面對中國的優勢─畢竟在中國,官方全面封殺討論北韓社會現狀的書籍,縱使中國是少數國內有班機可以直達平壤的國家,但多數中國人對北韓認知的現狀,僅止於北韓政權粉飾後的那一面。此外,北韓地緣關係實與臺灣很靠近,特別是如今又有許多人到南韓觀光,了解北韓,也是對臺灣人的一層保障。
此書很不同於以往談論北韓問題的書籍,主要有三:一、書中講述的時間相當晚近,最後的時間點結束於金正日死去的2011年。相較於之前臺灣出版記錄脫北者內容的書籍,時間大幅拉近,我們對於北韓現狀的認識更為貼近。
二、此書作者是韓國人,後來在美國長大。這個特別的背景使她既保有本來的民族認同,也承繼美國社會追求自由開放社會的文化。特別是前者,她以「自己人」的心態去看待這個國家,因而對金氏政權有更多忿恨與不滿,這是單純的外國人所不會了解的感受。
三、這本書描寫的內容是北韓社會的精英子弟。多數的脫北者,除了極少數的政府官員,其他多是居住在邊境地區的貧困人民,或是飽受打壓與歧視的在日朝鮮人,很少有機會可以較為深入的理解居住在平壤中心的特權階級。作者在北韓的經歷,雖然不足以看見全貌,但至少這是極為難得的第一手接觸。
看這本書時,我不時想到之前一位在日朝鮮人所拍攝的紀錄片「再見,平壤」。導演父母親是戰前就已經來到日本的朝鮮人,在韓戰以後,他們選擇支持北韓政權,積極參與北韓在日本的活動,更成為旅日北韓僑胞的主要人物。為了支持北韓政權,他父親將自己三個兒子送回北韓生活,是在日朝鮮人「回祖國貢獻」最典型的例子。她藉由可以到北韓探視親友之便,拍攝自己哥哥家中的生活,甚至偷拍平壤的外景,以為記錄。在日朝鮮人雖然在北韓是受到貶低的族群,但由於他們一般都有日本親友的接濟,哪怕只是一般的生活物資,在北韓也可以有著宛如特權階級一般的生活。他們家的狀態又更不同,可以說是在日朝鮮人的特權階級。
但即便是這樣的特權階級,也可以看出他們生活在北韓的窘狀。他們雖住在寬敞的公寓房,卻也得跟忍受不穩定的供電。她大哥在北韓罹病,因為缺乏醫藥延誤病情死亡,這使得他父親開始後悔送自己兒子去北韓。甚而導演自己也說,因為自己的北韓身分,幾乎無法離開日本到任何國家。記錄片上映不久,北韓就禁止她再度入境北韓,她索性申請南韓的身分,才得以到其他國家,乃至於到南韓播映這部片子。
只是這終究是在日朝鮮人,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自由國度與不自由的國度兩地轉換的抉擇。可是一直處在北韓核心的人又是如何?恐怕只有在此書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作者提到的一些細節對我深具啟發,他所教導的學生是全北韓最精英、最核心的學生,但他們也是被洗腦最為徹底的一群。他們沒有隱私,所有學生都得兩兩成伴,同進同出,像是互相監視一樣(可見外國遊客極為討厭的「隨行導遊」,只是反映了北韓人民的日常);他們即使是國家的精英,也得從事身體勞動,去工地當工人、去農地種田,甚至還要像軍人那樣,在特別為金日成設置的房子前面輪流站崗;他們雖然聰明,卻因為身處封閉的社會而極端無知,所接受的知識都是片斷的、扭曲的、無法經得起驗證的;他們對撒謊這件事情毫無任何罪惡感,甚至為了追求成功不擇手段,沒有人因此責罰他們。
一如作者的憂慮,我很難想像,如果他們忽然間面對了外面的世界,他們要如何自處。他們會忽然發現韓文不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金正日不是人人稱頌的偉人,他們的國家在世上不受歡迎,他們的生活落後他們的敵人一大截。他們完全無法想像自己可以自由旅行,接觸外面的世界,乃至於打通電話到國外。即使是臺灣在蔣氏政權最高壓的狀態,精英階層也從不是如此無知。金氏政權顯然是想把全國從上到下徹底愚民化,而很遺憾的,他做得頗為成功。
- Jan 01 Thu 2015 13:49
당신이 없으면 우리도 없고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