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蓋伊(Peter Gay),威瑪文化─一則短暫而燦爛的文化傳奇,立緒,2003
一戰到二戰之間的威瑪文化我所知甚少,台灣也不太談論。但威瑪文化對西方,乃至全球的影響至為深遠,直到今天,讓我大感意外。其他不要論,就我所學習的專業科目而言,威瑪文化的餘波仍深深震撼我們,因為當時美術史界的菁英受到納粹的壓迫逃到英美,主導英美後來數十年的美術史發展,並透過留學生引進台灣。而當時在德國發展的抽象主義和表現主義,影響戰後美國出現「抽象表現主義」,間接對台灣現代繪畫產生影響。即使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超越不了當時的德國藝術家的眼界。
這麼重要的威瑪文化,似乎是不可避免地,必定伴隨著混亂的政治。如果我們以現在台灣的眼光來看,威瑪政府真是爛到無以復加:簽署屈辱的凡爾賽合約,無力應付賠款造成劇烈的通膨,許多政治暗殺造成社會不安,執政黨永遠都是那些老面孔在換來換去,決策遲疑、處處妥協。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何激進右派的納粹黨可以在短時間內突然崛起,到最後是近似挾民意逼迫政府讓希特勒接任總理一職,以開啟一場恐怖政治為終點。
我突然覺得威瑪時期可以作為看待台灣現況的借鏡。倒不是說當時的德國跟現在的台灣有多相似,而是同樣面臨一個剛從專制體制轉成民主政體的過程當中,當時的德國人士如何看待他們的社會,我們能否從中得到什麼教訓。比如湯瑪斯曼以「Zivilisationliterat」為名寫了一本《一位非政治人物的觀察》,算是當時的知識階層厭惡討論政治,乃至參與政治的代表。彼得蓋伊(Peter Gay)稱「這種人醉心於理性主義、中產階級、唯物主義以及膚淺而樂觀的文明等該咒罵的價值觀,這種人同時對人類靈魂的本質、文化的神祕性、進步理論的騙人論調以及民主的陷阱根本看不清楚,而且老是堅持──這是最糟的地方──政治會腐化文化和人的精神。」(Gay, 1968, P. 131) 有趣的是,這種調調某種程度上在台灣蔚為主流,他們可能自稱「中間選民」,認為自己理性而客觀,對任何政治人物或政治事務都有著下意識的厭惡,並藉由實施更「高貴」的「理想」去規避政治談論。蓋伊稱此是「粗俗的理想主義」(Vulgäridealismus),認為這其實是「把服從和權威看得很重,超越在爭論和黨派活動之上,是自以為是和保守的,而且經常也是反動的,是既定秩序的一個有力支柱。」(Gay, 1968, P. 130) 這讓我想到了台灣的宗教團體,特別是佛教的宗教團體,他們以一般的吃齋念佛行善助人,乃至維護環境這類事情,著墨比較低層次的人文理想,而避免去論及用道德高度去臧否政治情勢,以換取「中立」的假象。
不過,威瑪時期的德國在藝術、文學、戲劇、以至於學術理論的前瞻性,是今日台灣完全不能比擬的。即使台灣在某種程度上,還勉強可以算是華人社會中較為富裕具有素養的一群,但這種程度很輕易地就可以被超越。這讓我在理解威瑪文化的過程中不免嗟嘆,雖然威瑪德國的文化深度,早在一戰之前的帝國政府就已經醞釀成熟,在文化背景和歷史層面上,有著根本的不同。但我仍不免妄自菲薄,覺得台灣社會就算有著民主的形式,卻缺乏自由發想的頭腦,也缺乏文化的發展。或許這反映出台灣社會缺少深層的心智能力,在政局紛擾的時刻,我們不似德國人轉去追求詩意的文字、戲劇的表現,而是想著如何賺更多的錢、或者是選擇迷信。這是根植在文化發展上,無法扭轉的差異。
一戰到二戰之間的威瑪文化我所知甚少,台灣也不太談論。但威瑪文化對西方,乃至全球的影響至為深遠,直到今天,讓我大感意外。其他不要論,就我所學習的專業科目而言,威瑪文化的餘波仍深深震撼我們,因為當時美術史界的菁英受到納粹的壓迫逃到英美,主導英美後來數十年的美術史發展,並透過留學生引進台灣。而當時在德國發展的抽象主義和表現主義,影響戰後美國出現「抽象表現主義」,間接對台灣現代繪畫產生影響。即使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超越不了當時的德國藝術家的眼界。
這麼重要的威瑪文化,似乎是不可避免地,必定伴隨著混亂的政治。如果我們以現在台灣的眼光來看,威瑪政府真是爛到無以復加:簽署屈辱的凡爾賽合約,無力應付賠款造成劇烈的通膨,許多政治暗殺造成社會不安,執政黨永遠都是那些老面孔在換來換去,決策遲疑、處處妥協。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何激進右派的納粹黨可以在短時間內突然崛起,到最後是近似挾民意逼迫政府讓希特勒接任總理一職,以開啟一場恐怖政治為終點。
我突然覺得威瑪時期可以作為看待台灣現況的借鏡。倒不是說當時的德國跟現在的台灣有多相似,而是同樣面臨一個剛從專制體制轉成民主政體的過程當中,當時的德國人士如何看待他們的社會,我們能否從中得到什麼教訓。比如湯瑪斯曼以「Zivilisationliterat」為名寫了一本《一位非政治人物的觀察》,算是當時的知識階層厭惡討論政治,乃至參與政治的代表。彼得蓋伊(Peter Gay)稱「這種人醉心於理性主義、中產階級、唯物主義以及膚淺而樂觀的文明等該咒罵的價值觀,這種人同時對人類靈魂的本質、文化的神祕性、進步理論的騙人論調以及民主的陷阱根本看不清楚,而且老是堅持──這是最糟的地方──政治會腐化文化和人的精神。」(Gay, 1968, P. 131) 有趣的是,這種調調某種程度上在台灣蔚為主流,他們可能自稱「中間選民」,認為自己理性而客觀,對任何政治人物或政治事務都有著下意識的厭惡,並藉由實施更「高貴」的「理想」去規避政治談論。蓋伊稱此是「粗俗的理想主義」(Vulgäridealismus),認為這其實是「把服從和權威看得很重,超越在爭論和黨派活動之上,是自以為是和保守的,而且經常也是反動的,是既定秩序的一個有力支柱。」(Gay, 1968, P. 130) 這讓我想到了台灣的宗教團體,特別是佛教的宗教團體,他們以一般的吃齋念佛行善助人,乃至維護環境這類事情,著墨比較低層次的人文理想,而避免去論及用道德高度去臧否政治情勢,以換取「中立」的假象。
不過,威瑪時期的德國在藝術、文學、戲劇、以至於學術理論的前瞻性,是今日台灣完全不能比擬的。即使台灣在某種程度上,還勉強可以算是華人社會中較為富裕具有素養的一群,但這種程度很輕易地就可以被超越。這讓我在理解威瑪文化的過程中不免嗟嘆,雖然威瑪德國的文化深度,早在一戰之前的帝國政府就已經醞釀成熟,在文化背景和歷史層面上,有著根本的不同。但我仍不免妄自菲薄,覺得台灣社會就算有著民主的形式,卻缺乏自由發想的頭腦,也缺乏文化的發展。或許這反映出台灣社會缺少深層的心智能力,在政局紛擾的時刻,我們不似德國人轉去追求詩意的文字、戲劇的表現,而是想著如何賺更多的錢、或者是選擇迷信。這是根植在文化發展上,無法扭轉的差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