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買了兩本書,《黃禍》和《在地的幸福經濟》,看似不相干的兩本書,卻有著一個類似主軸:環境破壞。

《黃禍》是作者王立雄在一九九一年出版,以一種未來小說的方式討論中國大陸許多當時的內部問題。由於小說的設定是參考當時的國際情勢,中國尚未從天安門事件走出,日本還沒有泡沫化,美國正以強盛的國力和軍力攻打中東,蘇俄才解體不久、百廢待興。而台灣,正是錢淹腳目的新興經濟體。十數年過去了,國際情勢早不是當年可以想像,但作者仍舊準確的「預告」了某些訊息,如民進黨成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中國遭逢百年不遇的天災,而且饒有興味的是,《黃禍》中環境組織之於故事內容極為吃重,和如今我們面臨到的環境危機相互呼應,而且環境問題,並非只出現在中國境內,而是全球都要面對的。當然,一九九一年的當時就已經有環保運動,但那時人們普遍沒有太大的警覺,環境保護被認為是站在經濟發展的對立面。如今的我們,卻是要面臨惡劣的環境現況會侵蝕經濟,不得不正視的狀況。

《黃禍》的尾聲是過多的核彈爆炸後所引起的「核冬天」,也就是毀滅性的戰爭。但看罷《在地的幸福經濟》後,我開始懷疑,如果人類會面臨滅亡,戰爭的可能性應該很小,因為環境的反撲早已開始,如同美國的卡翠那颶風或中國的寒害,更有甚者,是人類一廂情願的經濟發展面臨崩潰,如前一陣子以美國為首的金融危機,和緊接而來的景氣寒冬。早在我們想要再互相殘殺之前,這些問題恐怕就已經壓垮人類了。

所以,對中國而言,沉重的環境負荷帶給中國的打擊,恐怕更甚全球景氣低迷。如果哪天華北真的無水可用,北京被黃沙吞噬,經濟成長率再高,大概也沒有多大助益。

而《在地的幸福經濟》,更讓我不由得深省。在油價大漲的時候,我就非常納悶,如果我們的民生物價只能無力地隨著石油價格起起伏伏,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以石化工業作為發展經濟的利基?很湊巧的,台灣塑化產業的代表人物王永慶在赴美視察的時候急病過世,這是不是也象徵著,台灣一直以來建立在進口石油的工業基礎,應該要畫下句點,或至少開始轉變?

我在看《在地的幸福經濟》之前,就想著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尋求經濟成長?不只台灣,所有開發中國家,都想方設法讓自己有更大的貿易額,賺更多錢,製造更多商品。可是地球有時而盡,怎麼可能有無止盡的經濟成長?以前中國人,也沒有「經濟成長」這種概念,但仍一代代繁衍下來,他們創造的物質高度,就是全世界最高級的精品也比不上。我們目前的思維模式是否存在一些根本的問題?

《在地的幸福經濟》解答我心中的問題──我們理當是要追求一個更好的生活,但如今的經濟模式只在追求更多、更大、更快,以為這些加總起來就是「更好」,事實卻不是如此。然而我們卻一直覺得眼前的「不好」,只是因為不夠大、不夠多、不夠快。所以我們永遠想住大間房子、開大車、擁有難以盡數的物質享受,相信這套商業機制所定出的規則。我們遵循這套規則,的確經濟繁榮了,生活富裕了,但也出現許多憂鬱症患者,心中不快樂的人愈來愈多,什麼空虛、寂寞、孤獨、疏離、冷漠,成為現代社會,特別是富裕的都會生活最常出現的辭彙。

如果我們希望可以永遠與地球共存共榮,或許我們應該要去追求物質滿足以外的事情,並設法讓社會擺脫化石燃料的束縛,免除有一天化石燃料用盡的恐懼。《在》書提供了一些例子,各地面對目前的經濟困境,有著不同的實驗,這些或許是現在經濟蕭條的轉機。

其實追求經濟成長,似乎是廿世紀才開始的事情,而所有開發中國家心中跟隨的典範,幾乎都是美國──連中國也沒有例外。但事實證明,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帶給地球是一大災難,如果中國和印度,人人都追求如此的生活,無疑將會是一場浩劫。這數十年來,我們總經經濟成長和國際競爭力、民眾過好日子、國家安全等等概念綁在一起,對於四周國家不停地超越我們感到非常焦慮。但《在》書讓我看到另一種經濟觀點,某種改變不見得能增加經濟成長的數字,卻能夠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受到實際的改善。以美國來論,他們建立農夫市場,銷售鄰近地區生產的有機農產品,和附近居民互動,在高度個人主義取向的社會中,建立起一個接近舊時代一般的人際網路。這種經濟模式對增加成長的百分點也許毫無助益,可是居民不會吃到噴灑大量農藥及浪費一堆燃料運送的農產品,還可以跟農夫交朋友,搞不好還能免費拿到幾顆洋蔥或馬鈴薯,能少幾次去麥當勞吃高熱量食品,降低高血壓或糖尿病發生的可能。

這讓我有點慶幸我活在台灣。也許我們的生活模式極度向美國靠攏,但我們仍有傳統市場、小吃攤,維繫著一點古舊的生活傳統。無論家樂福或好事多再怎麼大間,也買不到市場的阿婆從他家竹林挖出來的新鮮竹筍,還有剛摘下來的龍鬚菜及藤川七。而且書中提到金錢流通的概念,讓我不由得想到最近要發行的消費券。書中以美國為例,提及:

如果你把錢花在本地農民身上,這些錢至少會在社區再流通幾次,然後才會回到較大的經濟中。…全球其他研究調查也得到類似的數據:花在英國在地食物產業的十英鎊,對在地經濟可價值二十五英鎊,但若花在超市就只值十四英鎊。…事實上,哈韋爾在他對本地食物的研究文章中寫道:「這種乘數可能是開發中世界最重要的部份:例如在西非,一位農民的每一美元新收入,會使本地經濟中的其他本地工人平均收入增加,增幅不一,在尼日是一點九六美元,在布吉納法索則是二點八八美元。消費者把錢花在進口食物上,在地人的收入就不會有這種增幅。」(182頁)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消費真的能促進經濟活絡,最好盡量把錢花在本地生產上,才能讓更多人享受到金錢流通的實質幫助。如果一開始就把錢花在大型連鎖生鮮超市,買日本進口的萵苣或美生菜,消費券實際幫助到的對象只會是超市、進口商和日本的農產品公司,而不是在台灣的其他人。所以恰巧此時提倡的愛用國貨的呼籲,可以說是極為正確的配套。唯有讓消費券延長在台灣流通的時間,台灣的經濟才有活絡的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