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港在一九四九年之後,成為中國在冷戰局勢下的緩衝地帶。以前歐美對香港有如此說法: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說明香港在兩岸對峙局面下獨特的地位。也因為這個特殊地位,香港的特色,就是擁有中國沒有的東西。過去數十年,香港所有的是中國沒有的資本經濟與金融環境,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這些東西中國也逐漸擁有。於是,香港轉而強調另一個他們有而中國沒有的「自由」。

是以香港的政治轉向並非偶然。本來香港人便極具政治意識,只是這幾十年來的逃難潮,讓香港的社會氣氛瀰漫著過客心態。但中國接管十五年後,香港從一座原來只重視經濟發展的都市,轉為熱中政治的社會。如此轉變的關鍵,可以說是北京的壓迫讓港人重拾過去對政治的熱誠,而政治的熱誠,其實就是關心社會民生的熱誠。

七月下旬,離七一大遊行未足一月,港人為反對港府推行「國民教育」再度上街抗議。韋森特颱風後,因中國貨輪上的六個貨櫃塑膠原料跌落海面,大量膠粒漂至南丫島等地,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但港府與媒體竟無作為,直至網路揭載後,大批民眾到岸邊「執膠」,媒體跟進報導,才迫使港府對此事做出對策。僅此二事,就足以見證港人已經不僅僅是關心遙遠的中國維權人士處境和中國的政治現況,他們更出現本土情懷,關心自己所生活的地方。這對政治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這也是中國內地不斷遭受打壓而無法建立的。

在此之前,香港的政治認同,已經出現微妙的變化。香港是冷戰時期國共對抗的緩衝地帶,香港政治思維,大概就是左(中共)右(國民黨)之分。但今年台灣總統大選,我竟發現香港有一批人開始偏向民進黨。民進黨是台灣本土政黨,前身是所謂的「黨外人士」,成立於一九八零年代,幾乎與香港沒有任何關聯。然而,今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所推出的候選人,在香港竟意外引來許多擁躉,蔡英文敗選的時候,不僅競選總部現場的人一片悽愴,連隔海也有不少香港人發出嘆惋之聲,彷彿他們也投下了「珍貴的一票」。

港人心儀民進黨,可能主要得力於蔡英文的個人魅力,但我猜測,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隱約呈現出港人想要擁有一個關懷本土的政黨的企望。如今香港的政黨,無論建制或泛民,似乎都成了中共的禁臠。香港人既已對自己的本土關懷覺醒,自不會滿足受中共遙控的香港黨派。於是像「學民思潮」,規模僅是學生團體,但在香港的影響力已經不亞於政黨。民間結社所重塑的認同,已經不再是充斥謊言虛無的「中國」認同,而是關注本土的香港認同。

在港人重塑認同的方向中,最明顯的可數陳雲,他的「香港城邦論」大概是最明確的說法。但他的香港城邦論,就「陳雲的中國歪論」一文所說,其實可概分兩點,一是維護香港,二是復興中共所滅、存於香港的中華文化。這兩點在「歪論」文中覺得是夾纏不清、混淆焦點,並認為陳雲懷抱大中國理想,顯然跟一般人所認為他實要港獨並不相侔。

這裡或可見到香港人面對的另一個困境,就是「中國人」概念的認同。在港英治理時,殖民政府並不強調祖國(英國)認同,所以香港人既可是傳統的地緣認同(省港澳),也可以是接受西方觀念下的民族國家認同(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然而這種多元的「中國」認同,在九七之後,逐漸被中共統一成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乃至於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以致出現官方與民間對「中國」語意上的差距。而自中國開放對港自由行以後,大陸人在香港的行徑增加港人對中港兩地的區別,而大陸人的跋扈心態,更讓香港人難以接受。由於中共獨佔「中國」之名的解釋權,遂出現像陳雲以完全否定中共行徑,試圖重塑「中國」內涵的概念,並藉由強化肯定香港本土的認同進一步鞏固。也就是說,對陳雲之流,香港的本土認同,還要包括港人對「中國」內涵詮釋的主導權。

陳雲之論可以看成是比較極端的少數,因為他的觀點似乎不僅僅在爭取香港的自主權,更想進一步去「矯正」中共所定義的「中國」觀念。唯一般港人的「中港之別」,僅止於區隔,並沒有重訂正朔的企圖。香港人對「國民教育」的不安,大抵也是恐懼自由之不存,但他們並無心,也無力逆向改變中共的「國家」觀。恰巧此時倫敦奧運正是激發各地民族情緒的時期,因為蔡卓妍發微博慶祝「香港隊」得獎卻引來大批中國網民圍剿一事,讓港人見識到此種「國民教育」之流毒。想來香港的本土政治認同,也可藉由事件不斷加總,變得更為鞏固。

sa2

何榮幸辭去中國時報職位時,寫了一篇「北風與太陽」暗喻旺旺中時最近的購併案風暴。這個伊索寓言的比喻,也頗適合拿來描述香港民間面對中共當局的處境。不過,中共雖然想以北風之姿,想讓港人招架不住,港人卻能藉此早些覺醒,不再妄信中共「一國兩制」的謊言,奮力爭取香港人的權益,也可是算是中共對香港的「貢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