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 Kundnani,2012年6月21日,Project Syndicate(原文連結)
幾個月前我替德國的外交政策雜誌Internationale Politik寫了一篇文章,論及德國在歐洲的「霸權」是否已經實際存在或仍隱而未顯。文中我認為德國並非霸權,既不會是霸權,也不可能是霸權──原因不在於某些人所以為德國過於膽怯,而是因為德國太自我中心、太短視。然而,出乎意料的,無論左派或右派的重要分析師,已經不僅僅在談論德意志霸權,更進一步提出歐洲的德意志「帝國」。呼應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所談論的美利堅帝國。
比如說,在一月結束之際,金融時報揭露德國要撥預算設立監督希臘開支的專員之後,衛報(這份報紙幾乎沒有厭惡德國的預設立場)的社論指控德國的「財政帝國主義」,並稱德國想要在希臘設立「歐元區內的當代殖民地總督」。五月份當歐蘭德贏得法國總統大選後,金融時報的馬丁沃夫(Martin Wolf)批評歐元區不對等的調節過程,即德國在通貨膨脹,周邊地區卻在通貨緊縮。「這不是貨幣聯盟,」他寫道,「反而比較像是帝國。」
但把德國視為帝國這種戲劇化的說法,大概是從索羅斯而來,他一直大肆批評德國的處理歐元危機的方式。本月初他在義大利特倫托(Trento)的演講,提到「中心」和「邊陲」(這種用語很容易讓人想起帝國主義)之分已經習慣用來描述歐元區內有盈餘和有赤字的國家,並警告除非德國之後幾個月內大幅改變作法,否則就會出現「一個有著外緣和核心區的德意志帝國」,因為「債權國和債務國的分歧會日漸擴大,外緣區將會一蹶不振,永遠需要別人紓困。」
有鑒帝國一詞並沒有簡單通俗的定義,索羅斯和其他人對這個詞彙和德國在他們心中真正的關聯並不清楚。總之,使用這個詞彙似乎是在表示歐元區正逐漸被單一國家所控制,並且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別人。也就是說,當它被視作帝國時,它逐漸從經濟關係上成為一個系統,一個核心剝削邊陲的系統。這種像是車軸帶動車輪的系統樹立起核心區的權威(帝國的另一種面向),似乎也在形成當中。這另外隱含著德國似乎要肩負文明教化的使命,迫使歐元區中較沒有競爭力或無力處理財政問題的國家加以改革。
雖然我不是很確信,但將歐元區視為「帝國」確實是很正確的定義,雖說某些時候用「霸權」似乎更為貼切,這也意謂著某種程度上的領導權共識(hegemonial consent)並不存在──比如說,沒有人會提到所謂「柏林共識」。但無論對錯,認知到歐洲出現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無疑是相當驚人的發展。此一認知的共識在於這「更為歐洲」的奇怪看法──德國希望透過一些方式來減輕其他歐洲人對德國國力的恐懼。事實上,「更為歐洲」也許只是更接近諸如Kalypso Nicolaïdis所謂被德國「軟統治(soft domination)」。
後記:
這篇文章點出歐美對歐元危機另一個隱憂,除了歐元區可能會崩潰外,歐美也害怕這場危機會讓德國成為歐洲唯一的強權,重現納粹德國的惡夢。但,這似乎是不能避免的趨勢,至少在東尼賈克的《戰後歐洲六十年筆記》就是如此認為。傳統的歐洲強權,奧匈帝國在一戰時潰敗,成為孱弱的小國奧地利;法國在二戰時不敵德國,戰後從世界強權的地位跌落;英國雖勉強保留歐洲強權的地位,卻因為不願再淌歐陸的渾水,錯失主導戰後歐洲發展的契機。德國雖然是戰敗國家,分別由美蘇兩國控制,但也因此,(西德)可以擺脫戰爭糾葛,全力發展經濟,用戰前的科學技術和東歐南歐等地的廉價勞工,迅速累積財富。雖然此前四十年德國分裂,讓德國困在冷戰架構下動彈不得,但德國統一後,成為歐洲共主實是早晚的問題,只是歐元區的危機讓這件事情提早發生而已。當然,所有人都害怕納粹再現,德國也不斷展現出不再重蹈覆轍的努力,唯無論如何,都不能掩蓋德國在歐洲的影響力,特別在經濟主導一切的時代,德國的經濟實力無疑是最有力的武器。船槍炮彈不再是重點,經濟宰制才是今日歐洲人如何看待德國最重要的關鍵。
幾個月前我替德國的外交政策雜誌Internationale Politik寫了一篇文章,論及德國在歐洲的「霸權」是否已經實際存在或仍隱而未顯。文中我認為德國並非霸權,既不會是霸權,也不可能是霸權──原因不在於某些人所以為德國過於膽怯,而是因為德國太自我中心、太短視。然而,出乎意料的,無論左派或右派的重要分析師,已經不僅僅在談論德意志霸權,更進一步提出歐洲的德意志「帝國」。呼應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所談論的美利堅帝國。
比如說,在一月結束之際,金融時報揭露德國要撥預算設立監督希臘開支的專員之後,衛報(這份報紙幾乎沒有厭惡德國的預設立場)的社論指控德國的「財政帝國主義」,並稱德國想要在希臘設立「歐元區內的當代殖民地總督」。五月份當歐蘭德贏得法國總統大選後,金融時報的馬丁沃夫(Martin Wolf)批評歐元區不對等的調節過程,即德國在通貨膨脹,周邊地區卻在通貨緊縮。「這不是貨幣聯盟,」他寫道,「反而比較像是帝國。」
但把德國視為帝國這種戲劇化的說法,大概是從索羅斯而來,他一直大肆批評德國的處理歐元危機的方式。本月初他在義大利特倫托(Trento)的演講,提到「中心」和「邊陲」(這種用語很容易讓人想起帝國主義)之分已經習慣用來描述歐元區內有盈餘和有赤字的國家,並警告除非德國之後幾個月內大幅改變作法,否則就會出現「一個有著外緣和核心區的德意志帝國」,因為「債權國和債務國的分歧會日漸擴大,外緣區將會一蹶不振,永遠需要別人紓困。」
有鑒帝國一詞並沒有簡單通俗的定義,索羅斯和其他人對這個詞彙和德國在他們心中真正的關聯並不清楚。總之,使用這個詞彙似乎是在表示歐元區正逐漸被單一國家所控制,並且僅僅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別人。也就是說,當它被視作帝國時,它逐漸從經濟關係上成為一個系統,一個核心剝削邊陲的系統。這種像是車軸帶動車輪的系統樹立起核心區的權威(帝國的另一種面向),似乎也在形成當中。這另外隱含著德國似乎要肩負文明教化的使命,迫使歐元區中較沒有競爭力或無力處理財政問題的國家加以改革。
雖然我不是很確信,但將歐元區視為「帝國」確實是很正確的定義,雖說某些時候用「霸權」似乎更為貼切,這也意謂著某種程度上的領導權共識(hegemonial consent)並不存在──比如說,沒有人會提到所謂「柏林共識」。但無論對錯,認知到歐洲出現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無疑是相當驚人的發展。此一認知的共識在於這「更為歐洲」的奇怪看法──德國希望透過一些方式來減輕其他歐洲人對德國國力的恐懼。事實上,「更為歐洲」也許只是更接近諸如Kalypso Nicolaïdis所謂被德國「軟統治(soft domination)」。
後記:
這篇文章點出歐美對歐元危機另一個隱憂,除了歐元區可能會崩潰外,歐美也害怕這場危機會讓德國成為歐洲唯一的強權,重現納粹德國的惡夢。但,這似乎是不能避免的趨勢,至少在東尼賈克的《戰後歐洲六十年筆記》就是如此認為。傳統的歐洲強權,奧匈帝國在一戰時潰敗,成為孱弱的小國奧地利;法國在二戰時不敵德國,戰後從世界強權的地位跌落;英國雖勉強保留歐洲強權的地位,卻因為不願再淌歐陸的渾水,錯失主導戰後歐洲發展的契機。德國雖然是戰敗國家,分別由美蘇兩國控制,但也因此,(西德)可以擺脫戰爭糾葛,全力發展經濟,用戰前的科學技術和東歐南歐等地的廉價勞工,迅速累積財富。雖然此前四十年德國分裂,讓德國困在冷戰架構下動彈不得,但德國統一後,成為歐洲共主實是早晚的問題,只是歐元區的危機讓這件事情提早發生而已。當然,所有人都害怕納粹再現,德國也不斷展現出不再重蹈覆轍的努力,唯無論如何,都不能掩蓋德國在歐洲的影響力,特別在經濟主導一切的時代,德國的經濟實力無疑是最有力的武器。船槍炮彈不再是重點,經濟宰制才是今日歐洲人如何看待德國最重要的關鍵。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