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講談社於2004年所出版的「中國的歷史」叢書,是繼1974年的所出的系列後,再度出版的新系列。日本的中國研究有相當悠久的傳統,其研究的深度與廣度,與中國比較起來不遑多讓。雖然是所謂的新版,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但根據當時日本學界研究發展所開展出的新角度,放在中文出版環境中,仍然相當新穎。
整個系列與過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日本以「非漢人中心」的角度來看待中國歷史的發展。「中華的崩壞與擴大─魏晉南北朝」可謂典型。經歷了漢代的大帝國時期發展,東漢末年的割據,使東亞大陸開始出現多國並列的狀態。跟春秋戰國時期所不同的地方在於,此時草原民族進入中原地區,成為主流。這些民族,根據現在的研究,大概從前秦時期就已經逐漸進入中國,到了東漢時期,交雜生活已成常態。我們現在講「五胡亂華」是一種過度簡化而且扭曲的說法,實際上當時有許多草原民族進入中原,成為漢人的奴僕等。這樣雜居的情況一直延續到西晉時期。
由此可知,雖然我們稱這些草原民族為「胡」,他們其實相當熟悉漢人文化,包括經濟、政治、古典文化。也因為有這些「胡」,「漢」的概念才得以凸顯。
西晉崩潰後,原本的胡人在混亂的局勢中崛起。雖然書中沒有說,但可以推測,這樣的崛起取決於草原民族在軍事上的優勢與獨有的向心力。在晉室南渡以後,原本的華北地區成為諸多草原民族互相攻伐的戰場。雖然在台灣,往往將此時視為是亂世,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此時也正是新的價值觀正在興起成長的時期,其中一個,就是漢文化的擴大與變化。
「漢」因為「胡」得以凸顯,而漢文化所擁有的官僚社會與經典規範,成為國家治理時重要的依循指標。因而如苻堅、石勒等胡人統治者,均有任用漢人官員、使用漢式制度的紀錄,說明在當時的中原地區,「漢化」可謂有著比較高等文化發展的概念。然而草原民族本身在軍事制度和凝聚力的優勢,也使胡漢之間形成對抗的趨勢。這個對抗的趨勢,要到北魏太武帝後,才有著比較明顯的改變。
此外,此書所傳達的一個重要概念,便是「天下觀」思維的擴大。在多個政權互相攻訐的歷史中,即使是草原民族的政權,也建立出「統治天下」的正統觀,從依附某種正統(如傳統漢人建立的主要政權晉),到自為正統,並擴及到朝鮮半島,甚至是日本。在書末特別提到魏晉時期的日本。此時的日本大概是邪馬台國到五倭王的時期。學者認為,從古代的史籍中,似乎也可以看到日本亦有其自己的「天下觀」,但在當時日本大量借用漢字詞彙來表達意義的時代,其文字紀錄究竟是真正反映了當時的情況,還是受限於漢字的文意不得不如此撰寫,很難分辨。
但也因為如此,所謂的天下觀得到鞏固,可以說「一統天下」這個概念在此時發展成為普遍的認知,所以北朝不斷要吞併南朝,用以強調自己可以統治天下的正統性。這樣的邏輯一路蔓延到今日,迄今未消。
這套書在十年後,也就是2014年由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簡體中文版,據說推出後大受好評。然而,原本12集的叢書,最後兩集「巨龍的胎動(毛澤東VS鄧小平)」和「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因為眾所皆知的理由無法在中國出版。僅憑這點,無論廣西師大出版社多麼盡力維繫翻譯的品質,貼近原書的排版設計,還請相關學者撰寫推薦文,終究意義有限。這也很鮮明的可以看到中國在資訊引入的巨大問題,如果從來不曾知道日本原版的12冊設計,中國人在資訊面上就得到永遠的落差。而即便這樣沒有特定立場的歷史叢書也要這樣閹割,就可以中國的出版環境有多麼惡劣。
所以即使我早就知道有簡體字翻譯的版本,但我對購買翻譯遲遲沒有興趣。直到今年台灣商務出版了繁體中文的翻譯,我才有興趣購買。而台灣的繁體版本,當然不可能「屏蔽」掉11與12兩冊。我也建議台灣人盡量購買台灣版本,而且台灣版本跟簡體字的版本,在價格上沒有太大的落差,既然如此,當然以台灣版本為上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