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納森法蘭岑這本書我看到最後,開始好奇為什麼台灣的出版社會想要翻譯此書。是因為「如何獨處」的名稱誘人嗎?還是在某個封閉的文學圈子裡,有人大肆鼓吹一定要譯介此書出版,才不會辜負了什麼?總之,我很不解。

看一個人叨叨絮絮雖然不見得不好,如果年代久遠,我希望文章的內容可以跨越時間的藩籬,而不是看到過時的遺跡。但今人寫作,好像很難避免。拜網路所賜,我們接受訊息愈來愈即時,但換個角度,我們也相對愈來愈難以花長時間處理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似乎非常匆促,所有的事件都要非常快速,像提筆寫字這樣浪費時間的事情,已經成為教養的一種,不再是現代人的基礎能力。

回憶總是最保險的,因為那早已經成為過去。當下則很危險,因為時人很難分辨寫進去的內容,是否經得起歲月的淘鍊,成為歷史上重要的一刻。有時候我在看過去評論時政的文章,早就忘記我到底在評論些什麼,只剩下滔滔不絕的道理,淪落成沒有用的廢言。有時候更糟,評論的事情在後來的評價與當時完全相反,那些不幸留在網路上的文字,就像渣滓一樣。

書的內容自然不是渣滓,甚或有些別樣的收穫。至少就我而言,會有股動力寫自己瑣碎的日常。只是很可惜,雖然他應該是頗負盛名的小說家,理當有很好的文筆,可以從中文譯筆裡,幾乎看不到作者的文筆如何。而且書中出現了太多台灣陌生的專有名詞,譯者雖然很用心放了一堆腳註,我卻感到倍受干擾。可是這種干擾好像也不能不存在,要是沒有註解,真的很難懂那些名字或名稱背後的涵義是什麼。這也是我懷疑何以要譯介這種書的因由。如果這些文章講的東西離台灣人很遠,到底台灣人買來讀的意義在哪裡?我們有這麼在意美國當代文壇嗎?

而這個書名「如何獨處」,也有點誤導之嫌。整本書其實是在反應作者獨處的狀態。有篇文章至為有趣,作者有提到那是他在灰心頹喪的情況下所寫的文章,文中用辭尖銳、憤世嫉俗。等到他兩年後再重新看到此文時,才驚覺文章中的他面目猙獰,他於是大肆裁減,補述一小段,並特地在序中提及此事。他恰恰反應出,有時我們以為我們可以獨處,其實不然。只是當局者迷,有時得留下點什麼,時過境遷,才會恍然大悟。

獨處於我,彷彿也無曾有太大困擾。我第一次「嘗」到獨處的好處,是母親放我看家,我第一次可以肆無忌憚看電視的時候。是說,現代人的獨處都算不得獨處,我們有電視,有電腦,現在還有智慧手機,連走路坐車都獨處不得。如今要真正只有獨自一人,捨棄一切與外界的聯繫,大概只剩下睡覺了。當代的「獨處」,大概是睡覺的同義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