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e Devillers
周德祖 譯
世界地理雜誌6:6,1985年8月
衣著繽紛而喧嘩鼎沸的人潮,延小徑蛇行穿過翁鬱林木,來到神聖的瀑布區前。在我面前,有一群婦女以海地的法國方言唱道:「尚巴蒂斯,哦,沒有祢,我將粉身碎骨……聖尚巴蒂斯,若是沒有祢,我會像花生般地為人吞噬!」叫聲、笑聲與祈禱聲齊鳴,鴉啼聲在晨曦中四處騷動。
每一年的七月,路旁的「默保樹」又再度默然頜首,俯視著數千名前往包諾爾鎮的朝聖行者,在此喧嚷而過。包諾爾鎮市多山的海地中心地帶的一個村鎮,位於首都太子港以北,兩地間有六十哩曲折崎嶇的路程。包諾爾就是「歡樂鎮」的意思,因該鎮有一處神聖瀑布,信眾紛紛到此沐浴膜拜,又有「天水鎮」或「瀑布鎮」之稱。
默保樹雖然默然兀立,卻不是平凡無奇的樹木,根據海地的民間信仰,這種樹木和瀑布、泉水及池塘一樣,有著神靈附身其中;歷代以來,蜂擁前來這個巫毒教聖地的崇拜者,無不奉默保樹為天然的廟宇。
我所說的巫毒教,並不是指能使死人復活的魔教,亦即具有邪法的巫師將死人從墳墓中召起,便成行屍走肉的奴隸供其驅使;也不是只用針刺入受害者的偶像之類的邪術。
那是黑巫術(或譯黑魔教),或者是說是好萊塢式的老把戲。如今,黑巫術雖仍在海地及世界各地盛行不輟,但卻與被許多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視為「真實宗教」的巫毒教,極不相同。誠然,有些巫毒教男女教士仍然「用雙手侍奉神」──一面施邪法,一面搞巫毒;事實上,這是因為巫毒信徒希望他們的教士能精通黑巫術,藉以制惡驅邪的緣故。
沿襲自西非的巫毒教,本質上是個崇拜幽靈的宗教。法國方言中的巫毒稱Vodou,實胎源於Vodon,這個字在西非奈及利亞及貝寧地區的豐族語言中,即是「靈」意思。(編按:貝寧係奈及利亞南部的一個城市;豐族亦稱達荷美族,居住在達荷美共和國南部及奈及利亞境內。)
海地非人的信仰承認上帝是「格蘭魅特」,亦即天地的創造者;但這位宇宙「全能之主」太過遙遠,無法解決人類日常遭遇的問題,只好選派神靈充當仲裁人。這些神靈與水、火、愛情與死亡等不可抗拒的力量來與他們和睦相處,並藉以消災避禍。
因此,巫毒信徒從事任何活動之前,必須請示神靈。他們藉歌唱舞蹈表明虔誠的心願,並藉神靈降臨身上的非常感受,紓解痛苦和沮喪的心情。
許多局外人對巫毒教嗤之以鼻,認為它是原始宗教,為現代文明所不容。但它的信徒卻深信,他們的宗教裡有全人類的冀求:今生的心靈慰藉,來世生活得更好的企盼。只要多數海地人的生活仍然貧苦,只要海地人對符咒和惡靈的恐懼不去,巫毒教仍將是大眾的避難所,是他們紓解現實生活苦難的方法。
自十六世紀中葉以降,運往海地的黑奴就被他們的法國主子禁止再從事世代相傳的宗教活動。然而,黑奴雖被迫改信羅馬天主教,卻從未放棄他們的神靈,只是明奉天主聖徒,暗祭巫毒神靈罷了。
巫毒教徒認為,融匯兩種信仰更豐富了他們的巫毒祕教,對基督教並無冒瀆之意。但天主教會可不是這樣想。一九四一年,教會在海地政府的支持下,展開一項殘酷但為時甚短的「反迷信」運動;當時,教會將巫毒廟宇和祭拜器物悉數燒毀,砍掉聖樹,意圖一舉撲滅巫毒教。但其結果仍是白費心機。
今天,這種信仰整合的氣氛,要以七月間的兩個節日慶典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為體驗慶祝盛況,我也投身於冷冷水光和森森山色,以及泥漿與血泊之中。
聖母顯靈‧飛鴿入瀑
第一個節日,也就是在包諾爾鎮舉行的這個慶典,是為了紀念「神蹟聖母」在棕櫚樹稍顯靈的的事蹟;天主教徒和巫毒教徒(有些認為這個聖母就是他們的愛神依芝莉‧芙瑞達)的熱情反應,掀起了海地最盛行的朝聖熱潮。
今年已經七十多歲的當地律師傑恩羅特說:「聖母顯靈的傳說早在我出生前之前就有了。據我父親說,當時有個名叫福俊的人,因尋找一批走失的馬兒來到棕櫚林;突然,一道閃光使他眼花撩亂,猛抬頭,赫然看見聖母在樹梢上半隱半現。稍後,他隨即向當局報告。」
於是,聖母顯靈的事不脛而走,盲者復明、聾者復聰的奇蹟時所有聞,不旋踵間,包諾爾鎮便成為基督徒和巫毒教徒皈依的中心。
朝聖者不斷湧入,迷信的成分亦與日俱增,人們常以食物貢品和香燭祭拜,似忽偶像崇拜已凌駕天主教熱忱了。於是,教會乃決定設法加以遏阻。時值美國佔領期間(一九一五至一九三四),美國海軍陸戰隊進駐海地,俾使這個呈無政府狀態的國家恢復秩序。(編按:海地原為法國殖民地,一八○四年獨立,但政局一直不穩,自一八四四年後的七十年間,竟有三十二個人統治過海地,政府形同虛設。)
傑羅恩特回憶道:「那時我只是個輔祭員。那位派駐包諾爾的法國神父請來了幾名陸戰隊員,協助他清除所謂的『純粹迷信』;士兵朝異像開了幾槍,異像移到另一棵樹上,再次開槍時,那異像便端立不移了。」
「最後,他們只好叫鎮民砍掉棕櫚林。當一棵棵棕櫚泉被砍倒時,異像倏然化作鴿子凌空而去,從此杳無蹤跡。」
另一位村民補充說:「其實,鴿子是飛入附近的瀑布裏,本鎮又稱瀑布鎮,便是因為頌讚這些神聖的瀑布而得名。這一事實可說明何以天主教徒也來瀑布區朝聖;因為,這整個地區就是一處聖地。」
慶祝聖母顯靈的活動雖在七月十六日舉行,但早在這天之前,便有漆飾華麗;,上書「基督大能」、「上帝恩賜」、「慈悲聖母」等讚美的卡車和貨車,陸續將大批朝聖者和小販載到鎮上。他們分別來自北部的海地繳、南部的傑克梅爾、開伊和多明尼加邊界,有些甚至從紐約、邁阿密和蒙特婁不遠千里而來。
這時,在鎮上有個家或能租到房間聊以棲身的人,算是夠幸運了,大部分人都只能露宿星光下。敝人倒是好運當頭,巧遇一位熱心的教師,把我安頓到他的學校裡暫住。
聖母慶典的前幾天,已經開始非正式的活動。從黎明到日暮,往來於小鎮與瀑布之間的朝聖者,絡繹不絕於途。
「牲口來囉!」
我連忙閃到路邊,讓騎在馬背上的人過去。前往瀑布區的半個小時徒步行程中,要攀過一段陡峭多石的山路,在烈日酷暑之下,真能叫人累得筋疲力竭;於是,當地人便將馬匹租給不堪跋涉的都市人,趁機撈幾文外快。
不過,對許多朝聖者而言,徒步而行乃是必要的。一位以標準海地方式頂著行囊的婦人解釋說:「這表示自我犧牲的奉獻。」對那些不知怎麼就冒犯了神明的人來說,膺命徒步前來可真是件苦差事。至些贖罪者必須身穿百衲衣,不得接受施捨,長途跋涉前往朝聖地。
除了嘉年華會之外,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看見衣衫襤褸的窮漢、養尊處優的資產階級、乞丐、湊熱鬧的年輕人、娼妓、天主教修女、巫毒教士等,三教九流人士齊聚一堂,摩肩接踵,同尊聖母之名前往瀑布區。
朝聖者在某些樹木旁設有若干路祭站,例如這顆碩大的無花果樹,路根上點著無數蠟燭,表示這是最重要的祭禱站;他所祭祀的溝通及道路之神「力霸」,經常被視為基督教傳說中的天國守門人聖彼得,凡有巫毒儀式,「力霸」必是首先召請的神靈,否則,在祂管制下的神靈便有求不應了。
- Sep 24 Wed 2014 16:51
【引用】降福消災‧歐格!海地的巫毒教節日 I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