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131663

第廿六期 (2010)

高偉,連雲港市遠古星象圖岩畫調查與研究
龔詩文,永壽三年許卒安史國祠堂題記考略
林振莖,白色恐怖年代裡的堅定左派畫家─試析吳耀忠的生平、思想與藝術品
長谷川誠,蓮華光背的莊嚴圖樣
松本榮一,佛頂曼荼羅

第廿七期 (2011)

戴裕,山奇佛塔 (Sāñchī)─「佛塔」象徵圖像試析
邱琳婷,「軍詩臣畫」下的詩畫關係─以清乾隆朝董邦達《居庸疊翠圖》為例
童怡婷,日治時期臺灣玻璃產業發展探析
林承緯,高雄市鼓山區千光路日本石佛「再出土」的考察
蔡幸伶,從「白日會」探討高雄州之洋畫發展
林保堯,閱讀張啟華─1933年一則公刊紀聞
濱田瑞美,敦煌莫高窟第二五四窟北壁說法圖─北魏時代中心柱禮拜間的壁畫構思
曾布川寬,中國出土的粟特石刻畫像試論

第廿八期 (2012)

崔中慧,流沙墨韻─敦煌吐魯番佛教寫經書法探祕
方立權,陳鴻壽書作中常出現的齋號、印記考略─兼論相關書作書風及年代
黃馨儀,日治時期臺灣日東紅茶廣告蘊含的文化現象與特質
蔡幸伶,日治時期臺灣官辦美展之行政考察
林承緯,日本石佛在臺灣的傳承與展開─以日治時期日本人所造立的石佛為考察中心
戴裕,山奇佛塔 (Sāñchī)─「菩提樹」象徵圖像試析
黃靜芳,臺北西國三十三觀音巡禮石佛
宮治昭,支提與佛教信仰的匯融
福山泰子,阿旃陀石窟〈舍衛城神變圖〉的圖像變遷

第廿九期 (2013)

陳俊吉,唐代蓮花童子圖在聖與俗的世界─化生童子在佛教繪畫與世俗嬰戲圖的轉換
陳怡安,唐代常民的佛陀意象─以《法苑殊林》〈千佛篇〉為考察中心
鍾子寅,重探青海瞿曇寺之瞿曇殿(一)─《毗盧幻化網續》(rNam snang sgyu dra’i rgyud)「文殊金剛43尊曼荼羅」完整作例的新發現及其藝術史之意義
李瑞欽,以地理地質實質空間條件探討佛教石窟空間莊嚴之演化
李孟學,緙絲名稱溯源
邱敏芳,當科學預上藝術─以資訊教育整合之創新教學成效初探
林保堯、陳奕愷,葉景成先生捐贈天津市武清區佛像文物鑑定報告─劉氏一族等造像塔(塔身部分)
石松日奈子,中國交腳菩薩像考

前期目錄:《藝術學》各期目錄《藝術學》第廿五期目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藝術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