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文章分類與編輯後記)

第一期(1987.3)

歷史的前瞻──代發刊詞(劉思量)
南宋的兩種規鑒畫(石守謙)
武則天與唐長安七寶台石雕佛像(顏娟英)
隋唐之彌勒信仰與圖像(李玉珉)
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釋迦五尊與左右二葙的圖像構成及其成立基礎之一(林保堯)
明室鏡語──由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明室》談攝影美學的幾種問題(陳傳興)
疊奧多‧胡梭(1812-1867)──巴比容畫派的大師(王哲雄)

第二期(1988.3)

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釋迦五尊與左右二葙的圖像構成及其成立基礎之二(兼論左右二葙菩薩的七尊造像性格)(林保堯)
記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定窯白瓷(謝明良)
嘉靖新政與文徵明畫風之轉變(石守謙)
清石濤《古木垂陰圖》軸──兼論析其畫論演進之所以(張子寧)
鄭板橋的潤格──書畫與文人生計(徐澄琪)
波特萊爾的葬禮(陳傳興)
G. Mahler的大地之歌──春愁黯黯獨成眠(劉岠渭)
完形心理學大師安海姆(Rudolf Arnheim)及其藝術理論(劉思量)

第三期(1989.3)

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三世諸佛與二佛並坐的圖像構成及其成立基礎之一(林保堯)
仇英對司馬光獨樂園的描繪以及中國園林裡的意涵(梁莊愛)
李鱓的生平和畫風(莊素娥)
「馬背」的尊主與五行(高燦榮)
台灣東洋畫的發展與台、府展(林柏亭)
台灣道教音樂源流略稿(呂錘寬)
馬格里特式幽默的剖析(李明明)
「詩是一根煙斗」──由傅柯的「相擬」(Simulacre)論說起(陳傳興)
試論藝術理論之統合(劉思量)
迦膩色迦一世金幣的釋迦牟尼像(田邊勝美)

第四期(1990.3)

傳李斯刻石文字非秦篆書法實相──戰國秦漢篆隸書法演變的考察(林進忠)
早期佛教造像的南傳系統(阮榮春)
綜述六朝青瓷褐斑裝飾──兼談唐代長沙窯褐斑及北齊鉛釉二彩器彩飾來源問題(謝明良)
「幹惟畫骨不畫肉」別解──兼論「感神通靈」觀在中國畫史上的沒落(石守謙)
董其昌與米芾的書蹟──董其昌法書鑑賞研究之一(何傳馨)
龔賢與髠殘(張子寧)
中國扇的收藏史(莊申)
樂懸雕飾與信仰(韓國鐄)
壁畫中的「時間」及其方向性──慶陵壁畫和平等院鳳凰堂壁扉畫(小川裕充)
《商周青銅器紋飾》評介(陳芳妹)
關於《二十世紀藝術歷程》一書(高燦榮)

第五期(1991.9)

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三世諸佛與二佛並坐的圖像構成及其成立基礎之二(林保堯)
有關唐棣(1287-1355)及元代李郭風格發展之若干問題(石守謙)
版畫與劇場──從世德堂刊本《琵琶記》看萬曆初期戲曲版畫之特色(蕭麗玲)
中國音樂文明之源──賈湖龜鈴、骨笛與八卦(吳釗)
論彝族器樂的色彩區劃(雲、貴、川、黔)(張興榮)
逸品畫風(島田修二郎)

第六期(1991.9)

陜西北朝道教雕刻(李淞)
晚明蘇州繪畫中的詩畫關係(劉巧楣)
董其昌的書學理論與實踐──以吉林博物館藏《畫錦堂記》為例(曾藍瑩)
明末肖像畫製作的兩個社會性特徵(李國安)
台灣天師派道教儀式音樂的功能(呂錘寬)

第七期(1992.3)

雞頭壺的變遷──兼談兩廣地區兩座西晉紀年墓的時代問題(謝明良)
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三世諸佛與二佛並坐的圖像及其成立基礎之三(林保堯)
西域樂舞與綠洲絲路(周吉)
侗族的歌唱習俗與多聲部民歌(田聯韜)
唐代龍門石窟造像的研究(上篇)(曾布川寬)

第八期(1992.9)

先秦時期的中國南方楚樂舞藝術(李幼平)
董其昌論「吳門畫派」(張子寧)
日據時期台灣美術史大事年表──西元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四年(顏娟英)
唐代龍門石窟造像的研究(下篇)(曾布川寬)

第九期(1993.3)

台灣道教儀式與音樂的資料(呂錘寬)
愛伲,拉祜和布朗的音樂采風調查──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三個少數民族(艾達‧布朗德斯、李秀琴)
贊哈調(哈塞篳)音樂初探(韓國鐄)
普庵咒琴歌彈奏與吟誦的綜合研究(王海燕)
傳統音樂中的特殊音色(郭樹薈)
嗩吶與oboe的比較研究──對其起源與傳承系統的初步探索(韓小燕)

第十期(1993.9)

南宋〈迎鑾圖〉及其意義之重建(孟久麗)
王時敏的仿古畫學與筆墨之法(嚴守智)
中古世紀的城市──維也納新城(賴瑞鎣)
合唱與合唱音樂的歷史觀點(曾正仲)
洞經音樂的禮儀及形態風格特徵(張興榮)

第十一期(1994.3)

龍門石窟佛教瘞葬形制的新發現(李文生)
中國琴樂聲韻的結合與變化──一種獨特的旋律裝飾形態(吳釗)
納西文化的古代音樂遺存(桑德諾瓦)
王光祈的音樂著述與三十年代的柏林學派──從王光祈的自傳談起(江玉玲)
唐代陶瓷史素描(長谷部樂爾)
東瀛所藏中國佛畫簡介──永保寺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圖(潘亮文)

第十二期(1994.9)

中國的許多世界──考古新發現與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林嘉琳)
王鑑與條塊龍脈(嚴守智)
日據時期嘉義地區東洋繪畫之發展與特色(林柏亭)
奧婁時期明斯特宮(顧家鈞)
J. 溫克爾曼《關於繪畫與雕刻上之希臘美術品模仿若干思考》(簡稱《希臘美術模仿論》)(潘金龍)

第十四期(1995.9)

從寺墩三號墓到南越王墓──論史前到漢代玉器角色的轉變(黃翠梅)
山西唐墓出土陶瓷初探(謝明良)
自選歌曲、自由架構安魂曲之探討──有聲出版品中安魂曲的源流與發展續論(曾正仲)
上海工部局樂隊研究(韓國鐄)
蒺藜考(相馬隆)
A. G. 包姆嘉登《關於詩之若干條件的哲學省察》(潘金龍)

第十五期(1996.3)

北魏天安元年(466)曹天度造塔銘記考(陳奕愷)
克孜爾《優陀羨王緣》壁畫與敦煌《歡喜國王緣》變文(霍旭初)
弗利爾美術館藏北周石造交腳彌勒菩薩七尊像略考──光背僧伽梨線刻素畫研究史上的一些問題(林保堯)
元代至正型青花瓷器之研究(上)(陳階晉)
安息誓約考(相馬隆)
J. J. 盧梭《言語起源論──論旋律與音樂的模仿》(潘金龍)

第十六期(1996.9)

元代至正型青花瓷器之研究(下)(陳階晉)
雲南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考察記(張興榮、李薇兒)
華特‧彼得《文藝復興──美術與詩歌的研究》(潘襎)
亞當‧史密斯《關於產生在所謂模仿藝術中的模仿本質》(潘襎)
洋畫家楊三郎台展時期(1929-1937)資料(稿)之一(林保堯)

第十七期(1997.4)

試論水月觀音圖(潘亮文)
龍門石窟唐代阿彌陀造像考察筆記(李淞)
弗利爾美術館藏北周石造交腳彌勒菩薩七尊造像略考──光背僧伽梨線刻素畫圖相是析之一(林保堯)
迦膩色迦一世金幣的國王立像考──火焰肩的起源及其意義(田邊勝美)

第十八期(1997.8)

古畫鑑識的發展與侷限(王耀庭)
有關觀音像流傳的研究成果與課題(潘亮文)
清代畫史的作品風格研究(莊素娥)
起源與傳統:藝術和藝術史的歷史性問題(林志明)
文本轉換與觀者視角的研究:從圖意學、藝術史詮釋學到接受美學兼談台灣的美術史教學與研究(戴麗卿)

第十九期(1998.3)

傳承與變異──論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琮形制與角色的發展(黃翠梅)
四川石窟中地獄變相關的研究(胡文和)
從阿爾卑提設計的四座教堂門面上觀察文藝復興在建築風格上的復古運動(馬其方)
一九二七年《台灣日日新報》「台展畫室巡禮」資料(稿)(邱琳婷)

第二十期(1999.8)

漢代畫像藝術的門戶世界(龔詩文)
略論漢代銅鏡中的西王母像(李淞)
東、西方風景中的「水」的美學(神林恆道)
莫札特與文本互涉性(Intertextuality)(德丸吉彥)
試論菲律賓族群與南島語系及其宗教習俗、傳統音樂文化(李秀琴)
洋畫家楊三郎台展時期(1929-1937)資料(稿)之二(林保堯)

第廿一期(2004.1)

戰國時代青銅器的山岳狩獵圖──自然風景與祭祀活動的圖像表現為中心(龔詩文)
從敦煌傳統神話題材的演變看佛教的中國化──以伏羲、女媧圖像為中心(殷光明)
北朝後期法華經圖像的演變(李靜杰)
西魏大統六年巨始光等造像碑略考──造像題記與搨本流布的一些問題(林保堯)
宮塔、樓塔、殿閣──中國佛寺型制之三式遞嬗(張弓)
藝術學前史──藝術與藝術作品(上倉庸敬)

第廿二期(2006.1)

北齊婁叡墓誌略考(I)(凌春玉)
五、六世紀盧舍那佛造像稱名意向的詮釋──關於方法論的思考(陳維峰)
北齊至隋代三尊盧舍那法界佛像的圖像解釋(李靜杰)
弗利爾美術館藏隋石佛立像納衣線刻畫略考──納衣圖像畫面構成試析(林保堯)
宇宙主釋迦佛──印度、中亞、中國(宮治昭)
華嚴教主盧遮那佛圖(松本榮一)

第廿三期(2007.1)

陜北漢墓完璧歸趙畫像考──從神木大保當M16門楣畫像談起(陳秀慧)
北朝時期定光佛授記本身圖像的兩種造型(李靜杰)
北期婁叡墓誌略考(II)(凌春玉)
試論克里夫蘭美術館、弗瑞爾藝廊、大都會美術館所藏之掐絲琺瑯壇城(鄭邦彥)
北涼石塔的基座尊像(久野美樹)
「院中名畫」──從董羽、巨然、燕肅到郭熙(小川裕充)

第廿四期(2008.1)

先秦至魏晉女性圖像的母題關係(胡懿勳)
紋樣、形式與意匠──以宋山畫像石的花卉紋樣為例(龔詩文)
揚州八怪對台灣水墨畫的影響(莊素娥)
近代中國「識物」觀念的轉變──以《國粹學報》〈博物圖畫〉為討論對象(邱琳婷)
赫拉克利斯神與鬱金香花冠──希臘‧大夏王朝的東西文化交流(田邊勝美)
雲岡雕刻西方式樣(水野清一、長廣敏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