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銀器01.jpg
(唐代金銀器)


中國的傳統植物圖案裝飾繽紛豐富,但這些「傳統」其實多成型於唐代,完熟於宋代,自明代開始定型,到清代公式化,成為一般所稱「傳統」的植物圖案。

至於唐代人從何吸收到植物裝飾的圖案?目前的研究,主要都認為係源自佛教藝術中的植物裝飾,自東漢末年到南北朝不停的傳入。自目前可見早期印度的佛教遺蹟當中,均可以發現比重極高的植物圖案,並極為華麗,令人驚嘆。佛教藝術中的植物,特別是蓮花,在佛典中本就有著相當重要的象徵地位,在佛教藝術中作為主要的裝飾圖案,是非常理所當然的。可想而知,當佛教造像傳入中國的同時,植物裝飾也隨之傳入中國,豐富中國人對植物圖像的表現手法。

不過,中國人在唐代將印度式的植物圖案轉化成中國式的,比如原本的蓮花置換成牡丹、木槿等花卉,加入方勝、鸞鳳、文字等中國圖案,後來又對植物圖案賦予特定的吉祥涵義,中國的植物裝飾,遂和當時從印度傳入的模樣變得大不相同。

殷墟婦好墓汽柱甑
(殷墟婦好墓汽柱甑)


至於唐以前的古代中國人有沒有植物裝飾呢?除了佛教藝術以外,是比較罕見的。殷墟的婦好墓中發現一個像是火鍋那一類的炊具,中央有一個長管狀的汽孔(?),口緣的地方有花瓣一般的裝飾,但這大概是殷商出土青銅器中僅見的植物狀裝飾。自戰國已迄漢末,也時常出現一種宛如四個黑桃符號組成的四葉圖案。而對大自然的描寫,包括野地、樹木之類的圖像,也自戰國時代就有。不過就整體來看,上古中國人,使用植物圖案裝飾的比重很低,今日的考古發現只有零星的文物出土。

何以上古的中國紋飾中,植物出現的比重甚低?這實在是難解的問題。因為從文學作品中,中國人歌詠植物、拿植物比擬的例子俯拾即是,但上古三代最著名的,是布滿各種奇怪獸紋的青銅器及玉器,而西漢、比如長沙馬王堆的器物或棺槨,也沒有描繪什麼讓人一望即知的植物圖案。也許上古的植物圖案大都隨著脆弱的紙張或木造房屋消失無蹤,但很顯然地,縱然是有,也沒有影響到後世的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