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的新片「道士下山」在中國開出紅盤,但罵聲也不斷,香港兩位評論人對此片全無好話,廖偉棠用語尖刻「一部武俠片,竟然無一人有俠氣」,而陳志華甚至拿此片跟「刺客聶隱娘」比,「看完《刺客聶隱娘》再看《道士下山》,有說不盡的難堪。」我忽然理解,為什麼在坎城時一班中國記者和評論人看完「聶隱娘」後,毫不理會西方茫然的困惑,對此片一面倒的稱讚。這恐怕也是為什麼中國死活都要將「中國人」安在臺灣人身上。因為中國人已經拍不出有「中國」氣質的電影,他們不甘願「去中國化」的臺灣竟然拍出來的電影比中國還中國。
今日的中國人,與文化上的中國無關,這點應該要當成常識。當代中國的文化,嚴格來說應該要從1949年起算,迄今也不過66年。如果文革的破壞算進去,中國文化迄今不過39年,何其短暫。就是歐洲人看不起的美國,在中國旁邊都顯得文化悠久,至少他們祖父輩的英文,他們都看得懂,不需要另外用一種文字「轉譯」,還要加上註解。
但「文化中國」在何處?我認為,文化中國已經不存在,他就像文言文一樣,變成故紙堆裡的東西,他不是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一種幻想。至於臺灣、香港,那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文化」,必也正名乎,不要把臺灣跟香港攪和在「中國」裡。就好像沒有人會對日本文化說「這是中國文化」──如果有人這樣說,他九成九是個中國人。
從歐美的經驗,我發現文化傳承這種事情是要不斷不斷回顧、重現,然後內化成當代經驗的一部分。可是中國根本沒有做這件事情,所以「文化中國」已經斷絕。其中一種回顧與重現的方式,就是透過戲劇表現出來。相較於西方之嚴謹,中國在歷史考據上一點都不忠實,就連「甄嬛傳」,我也覺得只是相對而論的考究,光是戲中人物的戲服與頭飾就亂七八糟,甚至出現雷射印花布,俗不可耐。但中國人從來不追求「還原真實」,他們只想以他們現在的想法,捏造出一個他們以為的古代中國。而那個「古代中國」,實際上是一個想像出來的平行世界,跟文獻記載、考古出土的古代中國沒有關連。
但,今日這些人住在過去中原各王朝所在的領土,自稱自己是中國人,那他就是中國人,我們也沒有他皮條。不過好歹我們可以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因為我們住的不是中國的土地,我們的歷史不是中國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想像,絕對不會是毛澤東、共產黨、手裡拿著小紅書的紅衛兵,以及各種奇怪的口號標語。而唐詩宋詞、四書五經,我想這些文化遺產也不「中國」所有,日本人學杜甫的「春望」,不會特意強調「這是中國文化」,他們只會說這是「漢詩」,日本人也作漢詩,這不是「中國人」所獨霸。日本京都,隨便走兩步,就會看到「洛陽」,那跟現在的河南省洛陽市,也沒有任何關係了。
- Aug 06 Thu 2015 00:00
真中國與假中國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