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裡的影像詩─唐山書店)

2014年5月16日,南方都市報 (原文連結)

書店是臺灣的風景。

《書店裡的影像詩》選取的40家書店裡,最打動人的,可能還是那些人與書、人與人的故事。“最愛聊天的書店老闆”曾大福在自己經營的水準書局裡繼續著人與書的故事。

古今書廊的賴進義則告訴你,舊書的味道有多麼不同,“你自己聞就知道,那種特殊的味道你一聞就忘不了。”

這些都是書店才有的故事。

臺灣偶像劇裡最動人的就是尋常巷陌裡的人情味。現在,臺灣偶像劇不僅奉送明星、故事、情調,還在片尾送“彩蛋”。這部叫做《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的偶像劇從4月18日開始播出,以臺北的一家獨立書店為故事背景,除了偶像劇的套路外,每集曲終字幕起後,一段三分鐘的紀錄片緊跟著播放。三分鐘裡,一個個真實存在的臺灣獨立書店的故事來到你面前,上演著書與人結緣一生的故事。

虛構與真實,就這樣奇異地變成了一個整體。共40集的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既可看作偶像劇的延伸,也可獨立成為一部“臺灣小書店指南”。

與偶像劇裡明星的光鮮亮麗不同,紀錄片裡經年累月的紙張與灰塵、書店老闆樸素清貧的生活,以另一種安靜的方式,呈現了更為深層的現實。而以文創產業作為一大強項的臺灣,也示範了一種新的文化產品形態。

40家臺灣小書店開書店的人,是“勇敢的時代釘子”。

就像莎士比亞書店之於巴黎,查令十字路之於倫敦,書店也成為臺灣文化景觀中的地標,“到臺北,一定要去誠品轉轉”的攛掇之聲,在旅遊指南上屢屢可見。讀者在墨香和咖啡中穿行,仿佛置身臺灣小品電影中,消費的早已不僅是書籍,而是感官與精神上的滿足。

但對於愛書之人,他們絕不會錯過到二手書店搜尋珍寶的旅程,狹窄的空間都變成了廣闊的藏寶之地。書店是臺灣特有的風景。在臺灣的巷弄裡,藏身著一家家不尋常的書店。

系列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用詩意的畫面,訴說40個“敢於不一樣地活著”的獨立小書店背後人的故事。

“這本五折半,超級好看,三年內你沒去京都我送你來回機票一張,”曾大福指著一本書對顧客介紹,買書的姑娘不好意思地推辭“不要不要”。大福是臺灣水準書局的老闆,這一集紀錄片的名字叫做《最愛聊天的書店》。

“我是很喜歡跟客人互動的人,有一種互相取暖、成長的感覺。全世界有一種花朵不會凋謝,就是知識的花朵智慧的花朵。”曾大福面對鏡頭侃侃而談。旁邊的牆上,寫著“增添一家書店,少蓋一座監獄”。

這家坐落在臺灣師範大學附近的書店早已享有盛名。每賣出一本書,曾大福都會在書的最後一頁蓋上印章,上書“全臺灣最便宜的書店”。

“最便宜的書店”何以得來,短短三分鐘的紀錄片無法有詳細的呈現,但曾大福這個“最愛聊天的書店老闆”的形象倒是活靈活現。有大陸讀者親切地把曾大福稱為“性感的小老頭”。這位讀者曾去水準書局買書,看到“小老頭”呼喚他命名為“馬英九”的小狗吃飯,於是附和著批評了馬英九,小老頭投去贊許的目光,結果那本書打了五折,而“三年前我曾在這個書店買書,接了一個電話,語言習慣暴露了我大陸人的身份,這哥們沒給我打折”。

這樣的故事沒有被納入紀錄片中。鏡頭對準遍佈臺灣大街小巷的40家書店,記錄它們的氣息和生存,將開書店的人稱為“勇敢的時代釘子”,是面對網路大潮衝擊的倔強行為。

水準書局之外,其他39家書店也各有各的精彩。

位於牯嶺街61號之6的“人文書社”是一家舊書店。店主張銀昌今年八十歲了,舊書店開了四十年。“一生的精力、精神都寄託在書本上”,張銀昌的嗓音已不是年輕人血氣方剛的渾厚,而帶上了歲月的沙啞與起伏。鏡頭跟著他遊走在每天必走的收書之路上。每天早晨五六點就得起床,第一站是仁愛路,第二站是銅山街,經過迪化街、延平北路,到廣州街,最後回到牯嶺街。走一趟需四個小時,老人就這樣日復一日走在收書的路上。這一集叫做《投注一生精神的書店》

而《與回收場賽跑的書店》則在轟隆隆的回收廠旁展開。巨大的抓鬥把雜亂的書紙夾起來,古今書廊的陳麗鳳搶在書被化為紙漿之前,把它們拿回舊書店擦拭整理。“書真的是有味道的,懂書的人(會明白)”,古今書廊的賴進義拿出一本上海版的書進行展示,“你自己聞就知道,那種特殊的味道你一聞就忘不了”。

舊書的味道是時間風乾後的沉靜,而新書裡油墨和紙張碰撞後的嶄新,也是每個人嗅覺深處的記憶。新與舊的氣味無好壞之分,正如這40部短片所記錄的40家書店一樣。

《想念一隻貓的書店》、《拿書換菜的書店》、《社區裡發光的書店》、《遊牧在城市間的書店》……這些帶著詩意的名字,是攝製組為一家家書店找到的“新名字”。“每個書店老闆的故事就如詩一般,就像影像有拍出詩的味道一樣”,臺灣“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說。

“小侯”來拍紀錄片用三分鐘,透露一點不一樣的東西給主流觀眾。

在臺灣電影界有“大侯小侯”的說法,大侯指侯孝賢,而小侯指侯季然。侯季然正是《書店裡的影像詩》紀錄片的導演。

“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聚焦在人身上”,侯季然說,2013年“夢田文創”找到他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是他與“夢田文創”的第一次接觸。剛開始,沒有明確地說怎麼拍,但獨立書店的紀錄片與偶像劇結合的方式讓他覺得很有趣。“我自己也愛逛書店,就想試試看。唐山書店是我從學生時代就開始逛的,一直到現在。我希望把獨立書店老闆的故事說出來,先有人才有這個空間。”侯季然說。

紀錄片先於偶像劇開始。偶像劇最後定名《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斥資1億新臺幣,由知名作家楊照擔任總顧問。今年4月18日在臺灣開始播出。

見面會上,侯季然給楊照和“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看了他實驗主義風格的作品《使景遷》,這部片子曾獲得2008年臺北詩歌節影像詩競賽首獎。“這個片子是在一個列車上拍的,整個是車窗外的固定鏡頭持續3分鐘,詩句在窗外一行行掠過跟景物結合,沒有音樂,就是電車的聲音。像你坐在電車裡面看到外面的風景。”

讓侯季然意外的是,蘇麗媚和楊照的反應不錯,覺得這樣拍也沒問題。“我原來以為在電視上播會顧慮到一般觀眾的理解或者既定的想像。”侯季然說,也許是影片篇幅很短、主題又很明確的原因,所以

可以接受很不一樣的拍攝方式。

侯季然想起,在朱天文的小說《巫言》、博‧赫拉巴爾的小說《過於喧囂的孤獨》裡,都寫過回收舊書的場景,他有一些既定的印象和想像。但當他第一次跟著古今書廊的老闆去回收場,親眼見到回收舊書的場景時,還是被震撼了。

“城市裡所有的垃圾集中在那裡分類,等於是所有城市文明的產物在那邊堆積”,也就在這裡,書店老闆把一些書從馬上要化為紙漿的書從邊緣拉了回來,“就像海鳥在翻土等候蚯蚓出來的感覺,一直守候著”,侯季然說。

在表現手法上,《書店裡的影像詩》不是那麼傳統,每家獨立書店所呈現出來的影像風格截然不同。比如,位於花蓮的時光二手書店開在一座日式老木屋裡面,坐落在十字街頭的交口。侯季然的鏡頭從屋外對準了這家書店,靜靜地用“一個長鏡頭融解了這一切”。雖然之前拍攝了跟書店老闆的訪談,但外面很吵,侯季然想單純拍一家書店從白天到晚上門口川流不息的過程,“傳達出的感覺是,書店駐守在一個地方提供某一些時光,而外面的世界不停運轉。”

三分鐘的時間,不足以闡釋更多深度的內容,但也並非只是簡單的宣傳片而已。在台中,侯季然拍了魚麗人文主題書店,這是一個餐廳和書店結合在一起的空間,“書店的人每個月去監獄看望死刑犯,覺得他們可能被冤枉,可能警方採取的程式不正當等。他們長期在做社會運動救援的工作”,侯季然說,“如果能幫助他們推廣一些理念,我會很認同。”這樣的例子還包括嘉義的洪雅書房,店主長期也做社會運動,前一段時間佔領“立法院”的運動他一直參與在前線,“如果三分鐘可以透露一點東西給主流的觀眾,我覺得是一件很棒的東西。我比較願意做這樣的宣傳。”

40家獨立小書店,基本覆蓋了整個臺灣地區,這也是侯季然想儘量均衡的地方,因為臺灣大部分書店集中在臺北,最後片子中只有15集是拍臺北的書店。而拍攝的名單中,有四家書店都是受到臺灣“文化部”的“圓夢計畫”補助———新竹的“瓦當人文書屋”、台中的“新手書店”、桃園的“晴耕雨讀小書院”和台中的“戀風草青年少書房”。“它們有一些雷同,有些選書方向可能沒那麼大差異,路線沒那麼明確;另一方面,有一些書店,它們都很新,沒有太多累積的故事,所以像新手書店這樣比較有明確想法的,我才會去拍。”侯季然說。

“文化部”注資用內容行銷文化,用文化行銷臺灣。

在“夢田文創”的資料裡,標題位置寫的是“《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為‘文化部’打下第一戰———橫跨大陸、日本、法蘭克福與法國坎城,跨四國參五展,用內容行銷文化”。“‘文化部’高畫質H D旗艦型連續劇獨立製作作品”也是加在電視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前面的首碼詞彙。

2012年,《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籌拍之際,新成立的臺灣“文化部”補助電視臺拍攝H D節目的預算也從往年的2億新臺幣增至9億,其中分給“旗艦型”連續劇的共一億八千五百萬新臺幣。“夢田文創”投拍的《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獲得三千萬新臺幣,三立電視臺的《英雄秀秀》獲得五千萬,媒體把張榮華(三立電視總經理)、蘇麗媚夫婦譽為此次政府補助的最大贏家。

台視《雨後驕陽》以臺灣近40年經濟發展為背景,敘述鞋業及傘業盛衰,獲得四千五百萬資助;民視《龍飛鳳舞》是大型古裝連續劇,劇情描述清末至日治期間大稻埕與艋舺的風華時代,介紹大稻埕文化遺產。《英雄秀秀》的故事背景則是北投溫泉與美食文化。

與上述三部同樣獲得“文化部”資助的影視作品不同,《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沒有太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但目前,在大陸的豆瓣網上,除了《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獲得7.9分的評價,其他四部片子都少於十個觀眾評價。

臺灣“文化部”對《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的投資占到了這部劇總投資的三分之一。“龍應台對《巷弄裡的那家書店》跨界製作團隊非常支持,才能讓‘夢田文創’獨立製作的創新理想實現。就像她曾在另一個場合表示,臺灣有許多故事可說,電視產業能夠好好地把動人的故事講出來,感動自己並輸出讓外國朋友也感動時,就是為臺灣電視產業打開了一扇窗門。”蘇麗媚曾這樣表示。但顯然《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在臺灣本地沒有那麼多人買帳,收視僅達0 .2左右。大眾追捧的還是講述警匪對峙的《廉政英雄》,這部劇以1.54的收視佔據同時期收視榜首。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重點不在臺灣,版權已外銷亞洲、歐美等28個國家”,蘇麗媚曾表示,“用內容行銷文化”顯然使這部劇更多向外發力。“我覺得在預設的目的上,偶像劇和紀錄片是沒有宣傳目的的,但是在責任上,一定是必備的。選擇一些文化符號來傳遞出去,日本、韓國甚至全世界都是這樣在做”,蘇麗媚對南都記者強調。

文創產品的雅俗共賞跟《舌尖上的中國》一樣,都有人文和溫度。

“夢田文創”是一家以偶像劇製作而知名的文創公司,創辦人蘇麗媚2011年之前是臺灣三立電視執行副總經理,在那段臺灣影視業的黃金期末尾,她目睹了偶像劇從每集2500美金跌到每集200美金還不一定能賣出版權的現狀。於是她請辭以個人身份創辦了夢田文創,先後製作了《醉後決定愛上你》、《粉愛粉愛你》、《大紅帽與小野狼》等偶像劇,曾邀請楊丞琳、何潤東、藍正龍等一批明星加盟。

“文創偶像劇”是蘇麗媚發明的一個詞彙,《醉後決定愛上你》是夢田比較得意的作品,蘇麗媚試圖用影視包裝臺灣的巷弄文化,把偶像劇從娛樂的角色提升為行銷臺灣的載體,跨業界合作各領域的人才,影響並入侵國際市場,形成自己的競爭力。當在樂視網播出的時候,網站給這部劇定義為“文化劇”,“我是覺得傳媒應該有一種文化的責任。”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與《醉後決定愛上你》有異曲同工之處,二者取材不同,但是表現形式確實一樣。在蘇麗媚看來,每一部偶像劇都可衍生出音樂、小說、出版品、明星周邊商品,加上外銷到其它十幾個國家的授權費,在臺灣播出時等於是零成本。

也就在2011年,拍完《醉後決定愛上你》之後,劇組做了很多關於巷弄文化的採訪,“我發現一些關於獨立書店的故事很精彩”,於是蘇麗媚去找資料,發現找不到什麼關於獨立書店的視頻,“多可惜啊,連一段影像都沒有”。後來採訪的很多故事都寫在了電視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的劇本裡。鄭愁予詩集《北極光》、張大春的《城邦暴力團》等都編成劇情融入其中。

拍著拍著也就有了規劃,拍攝的主場景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建了一座“閱樂書店”。為了裝點書店裡一整面牆的書櫃,總顧問楊照借出了自己的幾千本書。現在“閱樂書店”已經開始實地營運,由知名大提琴家范宗沛擔任書店店長,書店完成拍攝的使命之後,改裝為結合閱讀、音樂、美食等的文創空間。

蘇麗媚說,《舌尖上的中國》在大陸走紅,其實內涵跟《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有相似之處。

“它們最終呈現的都是想要帶動自己的文化,希望大眾去理解事情表面背後的根源。我覺得這個很可貴的,兩樣東西雖然表現的題材不同,但是用意是相同的。

第二個是這兩件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人文和溫度。”

《書店裡的影像詩》將會出版成獨立書店風景插畫書,書名為《書店本事: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由劇本帶動出的衍生品還包括小書店旅行線路,結合線上“巷弄小旅行APP",蘇麗媚希望這能夠成為新形態文化觀光景點,讓國際更認識臺灣巷弄風景,創造文化外銷價值。

早在2012年,就有臺灣媒體報導,稱大陸遊客在臺灣購買的不只是精品也包括二手書。如“舊香居”一星期有四五天都在服務大陸讀者,他們帶著大筆現金將珍本圖錄一箱箱買走;“茉莉二手書店”也碰過“把蔣介石的書統統包起來”的豪客。

在臺灣偶像劇的黃金年代裡,蘇麗媚曾製作出《薰衣草》和《命中註定我愛你》這些風靡一時的作品,但到了現在,她不願意再老調重彈。

“臺灣現在的一些產業處於困境之中,大家都有點無能為力。我們面臨強大的競爭,常常感到挫折,挫折之下就會產生兩種極端,一種是雖經挫折,但是我就是要去試試看,也許就有機會,所以像《巷弄裡的那家書店》這樣一個作品,我要面對的是全世界,勇敢地和世界對抗;第二種就是只要在臺灣拿到收視率就好,就可以餵飽自己。”蘇麗媚說,“現在我們選擇的就是前者,前者的路一定是比較難走的。用偶像劇拍一個關於文學書店類的題材,它跟一般觀眾有距離,所以我們有心理準備。”

人文紀錄片、偶像劇這兩個貌似不相干的東西就這樣被集合在了一起,“應該有跨界的可能性,所以當初大家會說你為什麼要去選擇電視這種媒介來搞文學,觀眾不會管你的!但是我心裡就想,就因為沒有人管,我才要去試。”

“如果我要修整的話,應該是在說故事的能力上頭,能更精進一些。小心地考慮到怎麼在文化和通俗娛樂之間,找到一個能夠雅俗共賞的方法。”蘇麗媚對記者這樣總結這部劇的不足。而導演侯季然則還想,拍那些已經消失的書店,“就像剛剛去世的周夢蝶,流傳已久的照片裡,拿個凳子坐在書堆旁邊,我對那些消失的書店也很有興趣。”

B 14-15版採寫:南都記者 趙大偉

實習生 丁雯 吳書琦 祭雨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