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李承鵬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chengpeng)

中國著名的網路公知李承鵬在自己的網誌上寫了「看得見的台灣」,他似乎是接受文化部的邀請到台灣,文中附的圖片還有他跟龍應台吃午餐的照片,在部長辦公室的某個角落,桌上整齊擺著幾盒便當,圖說寫著「15元人民幣一盒」,另一張則有龍應台在簽公文,圖說寫著他想到一句成語:人艱不拆 (人若艱難,就不要拆穿)。

中國的知名人士寫台灣遊記很多,之前的韓寒、陳丹青,連同李承鵬,無論怎麼寫,其實都是在迂迴的表達對中國的不滿,或稍微積極一點,以隱晦的方式向中國政府提出建言。李承鵬十九日又寫了一篇「台灣的主人」,寫得更細,講台灣的垃圾不落地政策,講台灣的健保。我其實不太在乎他怎麼討論台灣,畢竟他筆鋒一轉,又講到中國,文裡藏的心思,不言而明。

剛好我剛看完《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一共三本,從日本殖民統治講到民進黨成立。對台灣政治運動陌生的人,這三本可以說是快速入門書,因為文筆淺白,敘事流暢,唯卷三胡慧玲所寫的文筆稍遜,太多曖昧的形容詞,就陳述歷史論,稍嫌輕浮。

台灣民主運動,簡言之,就是台灣人如何反抗專制政權,爭取自己發聲的過程。我在看的時候,不期然想起李承鵬所寫的台灣行。對我而言,今日的中國,就和經濟起飛時期的台灣相仿,當時的台灣有著強勁的經濟成長,有傲視全球的外匯存底,可是當時的台灣政治是禁錮的,選舉制度與民意機關徒具形式。《百年追求》這套書一直強調一個論點,台灣的民主得以建立,絕不是單靠一個獨裁者的容忍所成就,而是幾代人前仆後繼的投入犧牲,以及國際情勢的配合。如果今日台灣對中國有示範作用,我想並不是什麼台灣人的素質或是什麼現象,而是台灣爭取民主的過程。我相信會寫這些台灣遊記的網路名人,心裡自然懂得,所以李承鵬才寫電視轉播中台灣官員低聲下氣的模樣,又提到他去景美人權園區。但與其去參觀這些官方安排的景點,我希望他有抽空去一下誠品──藉著參觀這個台灣著名的文化地標,順便買一套《百年追求》。

說來有趣,中國政府雖然查禁很多書籍,出版社也時常刪改書本或文章內容,但對台灣爭取民主的內容,並沒有全面禁止。可能是因為台灣人反抗的對象是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而言並沒有政治矛盾。尤有甚者,許多保釣時期的活躍的海外台灣人,反而因為接受國民黨的中國民族主義,遂選擇「真正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也有可能是中國政府相當篤定,台灣民主化的經驗,不會對中國人有什麼影響。我想也確實如此,中國人如今所能接觸到的資訊與國際連接的程度,遠遠超過七、八十年代的台灣人,到歐美地區直接接觸民主社會的中國人也遠遠多於台灣人,可是到目前為止,看起來都無法撼動中國的威權體制,許多人甚至成為中共體制的擁護者。即便是像李承鵬這樣敢言之人,至多不過是在公共媒體中發言。沒有結社、沒有政治訴求、沒有衝撞體制,他們宛如當年在台灣的胡適,只是威權體制下的民主擺設。像「看得見的台灣」這樣的文章,也不過只是在訴說一個無奈的事實:中國要政治改革,遙遙無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承鵬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