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以前曾談論過兩岸翻譯名詞的差異,不喜對岸的翻譯與用辭,曾認為他們的翻譯問題在其中文,而非英文,我也猜想經過這麼幾年,如果中國大陸城市的地景都可以翻上幾翻,他們的翻譯水準,也該有類似的進步。

不過聽到網友的抱怨,再加上近日國際媒體中文版的翻譯水準,我又覺得之前的想法太過天真。他們的譯文不僅行文拖沓拗口,而且很多英文的名詞譯得不明不白,讓我懷疑他們是否真的有讀懂。我在想,他們的外語檢定也許都成績非常優異,但在他們學習過程中,大概都沒有認識語言背後所乘載的文化,真的只把語言當成是種工具。

比如我之前翻譯了一篇「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English Major」,紐時的中文翻譯給了一個差異很大的名稱「人文學科不該成為冷門」。此篇文章固然在說人文學科在美國面臨的困境,但英文名稱原來比較聳動的標題,中文翻譯後卻變得枯燥呆板。這篇文章在談論會寫文章如何重要,但此文翻譯卻是負面範本,還出現一些語意不明的內容,諸如「这是一系列事情造成的结果,包括文学体验的整体下降。对文学体验的汲取,举例来说,可以从孩提时代父母为你大声朗读中得到」。而且文中提到的「English」,中文一律翻譯成「英語」,我看得非常刺眼。如果English放在大學科系中,台灣一概翻譯成「英國文學」,至少是「英文」。我以為「英文」跟「英語」的語意差別是很明顯的,還是中國人根本沒有這種分別?

他們的譯文,逐字對譯也許都是正確的,但若是碰到英美文化習用的片語或典故,而辭典(或網路)找不到,文章便開始荒腔走板。這種問題在翻譯文化或政治相關的文章特別嚴重。特別跟台灣與香港的譯者比較,若是翻譯的文章講的是戰後的事情,其間差異尤其明顯。許多台港民眾相當熟稔,而且已經約定俗成的譯法,換成中國人翻譯就會變得非常奇怪,比如美國總統甘迺迪,這個譯名可是當年美國文化中心的標準譯法,中國人反而譯成「肯尼迪」,而他的妻子賈桂琳,暱稱「賈姬」,中國人卻譯為「杰奎琳」,還把Jackie譯為「杰基」(可見維基百科)。還有曾經風靡全球千萬少女的英國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中國人很煞風景的翻譯成「甲殼蟲樂隊」。雖說這種翻譯沒有什麼對錯可言,但這種翻譯可以明顯感受到未曾參與過那個時代的生疏感。這在他們翻譯英美人士的文章時有所見,縱然他們富了,可以過像美國人或歐洲人一樣的日子了,可是他們失去的那一塊,卻永遠都補不回來。

也許他們自知補不回來,所以他們就捏造虛假的記憶來自我慰藉。我還記得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上映之後,中國曾有過一段穿旗袍的風潮。但片中的旗袍是六十年代的流行,我相信中國在那個時候,沒有幾個人敢穿蘇麗貞那樣的衣服,這種風尚的記憶只有台港兩地才有,對中國人而言,那個看起來很復古的中國味,其實是完全陌生的東西。

「我是歌手」節目也是很好的例子。這個節目裡幾乎有九成都是台灣的流行歌曲,可是有多少中國人當年就聽過那些歌呢?縱使聽過,那也不是「他們」的歌,他們不會理解有些歌手或歌曲在當時對台灣人特別的意義,他們聽現在的歌手唱,不會理解當時的時代氛圍,可是他們卻直以為那是他們的回憶。我彷彿覺得我所珍惜的事物都被他們全數搶走,連「回憶」都是。

他們像是活在半空中,沒有根柢,也不想面對自己真實的過去。我曾看過一個雅虎中國的廣告,創意很好,可是裡面的內容讓我問號不斷,比如一位穿戴像英國馬術師的女子騎在馬上,說自己是「汝南周氏」,是「貴族」,姑不論西周的「天子」何時變成了貴族,中國過去六十年,有過貴族嗎?還不要說這個「貴族」一副英國派頭,到底哪裡跟中國有關?如今中國人要炫耀自己,只能拿西方那些「四舊」佯裝高貴,彷彿中國是洋人的殖民地,換上洋服講洋話,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自我貶損,實在莫此為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