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克自畫像,1881-1882
孟克(Edvard Munch, 1863-1944)與維格蘭(Gustav Vigeland, 1869-1943)可以並列挪威最重要的藝術遺產,對於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大加推崇。但相較於維格蘭,孟克顯然更為世人所知,所以挪威政府在奧斯陸的港灣市中心一帶蓋了一棟高達11層樓的個人美術館,據說是全世界最大間的個人美術館。
拜孟克個人豐富的創作力,以及他晚年將所有作品與身後物全都捐給政府,挪威幾乎擁有了孟克最完整的藝術遺產,絕大部分的孟克作品都收藏在奧斯陸。雖說孟克最精品的幾件在國家博物館,但孟克美術館好在藏品數量龐大、面貌完整,包括孟克的油畫、版畫、壁畫等大多數作品,以及他的生活物件。《吶喊》的粉彩畫作品也收藏在孟克美術館,但因為我去的時候人實在太多,完全看不到,所以沒有拍照。
吶喊,1893,國家博物館藏品
孟克留有大量的自畫像,最早一幅可以看到他早年接受學院訓練的古典風格。後來他的自畫像開始接近我們熟悉的表現模式,線條與顏色風格強烈。
Stanislaw Przybyszewski像,1894
他的創作量雖大,但是很多重複題材,光是著名的《吶喊》就有數件,我最喜愛的作品《青春期》也分別在國家博物館跟孟克美術館各有一件。孟克美術館的那件比較沒有像國家博物館那件那麼有壓迫感。
青春期,1894,國家博物館藏品
青春期,1894
孟克年少時接連面臨喪母跟喪妹之痛,對他影響至深。他的作品《生病的孩子》就是在回憶他妹妹生病臨終前的畫面,這件作品他一再重複創作,成為他重要的作品母題之一。他藉由藝術描寫病痛或死亡的內容似乎比一般藝術家要來的多很多,他因感染西班牙流感,差點死去,對此他畫了一張自己在病後的自畫像,但這張像並沒有完成,應該是因為他病後體力非常虛弱,已經無法處理大幅的畫作。但這張畫成為大流感時期少數的圖像見證。
生病的孩子,1927
感染西班牙流感後的自畫像,1919
除了病痛的感觸,他作品中也時常流露出人的情慾。比如他的著名作品《聖母》,畫的其實是一位正在性高潮的女性,這大概是唯一一位敢這樣表現聖母的藝術家。另一件作品《馬拉之死》也非常有趣,他畫了一位裸體的女性站立在畫面右邊面對觀眾,而左邊有一位倒臥在床上的男性,床單上淌著鮮血。但這張畫與其是在講法國歷史著名的「馬拉之死」,反而更像是他另一張描繪自己與圖拉拉森(Tulla Larsen)關係的另一張作品《殺手》,構圖跟《馬拉之死》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大概是女性穿著衣服,而倒臥的男性模糊不清。孟克與拉森之間的交往,是我們目前所知孟克的唯一一段感情,但從各種記載或是作品中顯示,孟克與拉森之間似乎存在著「草食男與肉食女」的交往狀態,最後孟克以逃離拉森作為感情的結束。這張畫或許是孟克對自己跟拉森的感情自況,很明顯他覺得他在這段感情中已經「被殺」。這個場景是當時跟孟克有關的著名八卦場景,孟克跟拉森在飯店房間中發生槍響,還傷到孟克的左手小指,但究竟是誰開槍的,除了他們兩人之外無人知曉。孟克透過創作把女方塑造成「殺手」,但實情仍一片迷霧。
馬拉之死,1907
這也讓後世的研究者懷疑孟克應該是同性戀,他似乎對女性充滿恐懼。對拉森這樣主動、熱情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富家女子,理論上應該是很好的交往對象,甚至可以論及婚配。但孟克卻把這段關係描繪得相當恐怖,甚至不惜假借馬拉的歷史事件來表現他內心深處的恐懼。
代謝。1898-1899
另一方面,他描繪過大量裸體男性的畫作,也讓人隱隱覺得他對男性有濃厚的「興趣」,比如他畫很多夏天在海邊裸泳的男性,也畫過黑人男性的裸體,這在他那個年代是相當罕見的題材。總而言之,他的感情世界雖然成謎,但他的「情慾流動」卻在他的創作中表露無遺。
裸體男子立像,1916
沐浴中的男子,1907-1908
沐浴中的年輕男子,190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