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V. Kane(前哈佛甘迺迪學院國際安全成員,現為海軍陸戰隊,在伊拉克服役),2011年11月10日,紐約時報(原文連結)
(前案:姑不論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這可能真的是某些美國「愛國份子」的想法──今日中國不比以前,台灣棄之可也。台灣還如此抱著美國大腿,得好好深思。)
為了他的連任和孩子的未來,歐巴馬總統應該放膽一搏,將美國導往正途。
他應該要重新定義美國國家安全的思維,從原本的武力優勢導向,轉變成強大、靈活,且具競爭力的經濟。他應該明確的表示,今日美國的就業與貧富問題,比武力要來的重要。
就如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Adm. Mike Mullen去年所表示的,「我們國家最重大的威脅就是我們的債務。」
歐巴馬總統可以用十幾種方式來強我們的經濟安全。比如說:他應該和中國進行閉門磋商,用終止對台軍售和中止2015年以前的美台防禦合作,來換取中國打消持有美國的1.14兆美元債務。
這對北京那些老謀深算的人而言,是值得用巨大代價去換取的珍貴獎勵。畢竟,我們和台灣的關係是1979年所修訂的,這是冷戰的孑留。
今日,台灣幾乎不對美國有任何戰略意義,透過投資和合資,台灣已經逐漸再經濟上和中國合為一體。這座島嶼被中國所併吞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維持現狀將非常危險。如果台灣的民族主義政客決定宣布獨立,或是北京鷹派厭倦磨合的時間,想武力奪取台灣,美國將會捲入一場耗費高昂的戰爭。
「中國鷹派」在美國投降後將會對美台之間的協議大加譴責,但若還在懼怕「紅色中國」對亞洲的威脅則早已不合時宜。把美中關係描寫成民主雅典遭到獨裁的斯巴達威脅這種聳動的狀態,絲毫沒有任何現實的基礎。
今日社會的決戰點是在資產負債的比較上,會議室才是戰場,而不是地緣政治上的武力行動或太平洋上意識型態的制動權。
實際上,中美之間的經濟利益環環相扣。中國最大的軍事資產其實是美國海軍,因為後者確保中國的能源和商品可以在海上安全自由航行。
中國簽訂有關台灣的協議有幾個原因。第一,台灣對北京當局而言有著不言而喻的象徵性與戰略地位,對中國領導層而言這意義重大。
第二,協議可以開啟一個清晰的路經,讓台灣可以有序漸進的併入中國。
第三,他會讓那些以台灣問題搧風點火的強硬軍事份子失去立場,那些親西方的技術官僚也無法藉此拿到更多軍事預算。最後,他會替中國省下一大筆軍事開支。
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東亞專家Jeffrey Lewis估計,中國對台灣周邊的軍事支出佔國防總預算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相當於每年三百到五百億美元。決定台灣地位的協議可以讓中國在2020年以前節省五千億的國防支出,對北京當局而言,若再加上減少美國債務,提供更廣大的經濟利益,甚至可以延長到2030年。
如果美國採取如此的談判姿態,中國的領導階層將對這樣的改變大為震撼。除了減少美國債務,針對台灣的條約也可以促使北京停止對一些流氓國家的政經援助,像伊朗、北韓和敘利亞,並對巴基斯坦的不穩局勢帶來和緩的影響力。這將會改變遊戲規則。
這份協議將會減少10%的國家債務,不需要增加稅收或減低開支。他會幫助美國重新定位自冷戰以來牽扯不清的外交政策,往當代經濟和戰略價值作調整。而且這也會消除和中國打仗的高昂風險。
評論人會說這種建議不切實際,甚至荒謬。他們會說這不可能會有人在國會提案,也不符合政治現實。眼下他們可能是對的,但若能實施這個議案,歐巴馬將能夠改變目前的政治算計和政治現實。國會也應該將和中國訂約視作一次重拾自己信用的機會。
如果能夠好好管理,債務本身不是壞事,但今日龐大到無法維持的債務將會扼死我們的經濟、民主和兒童的未來。
透過解決台灣問題的契機,歐巴馬能夠解決讓他困擾的議題,發布這個大膽的外交議題想法,對財政負責,將有利每個公民,也可以得到每位選民的理解。
- Nov 14 Mon 2011 10:47
【紐時】救美國,棄台灣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