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一種逃避反智的心態,我相當不自量力的買了羅素‧雅各比(Russell Jacoby)的《最後的知識分子》(The Last Intellectuals)。說不自量力,是因為縱然這本書內容是我感興趣的,仍嫌艱澀。以我對美國知識界的認識,要能順暢的讀下去,毫無可能。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譯筆同樣頗為艱澀的緣故。

但這本書解決了我在接受高等教育時時常面臨的尷尬處境,也讓我重新省思我所學的知識。知識分子在美國曾經是在公共領域發聲,並有一大群支持和聆聽的群眾,影響輿論甚鉅。但雅各比卻發現這些在公領域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後繼無人,他們的下一輩進入擴張的大學校園,埋首於學術研究和行政瑣事,和公眾脫節。知識分子開始在社會中缺席。

我不知道台灣是否有過知識分子引領公眾輿論的時期,但如今的台灣社會缺乏知識分子的介入,卻是顯見的事實。我們偶爾見到一些「專家」評論時事,但這些人的言論卻從來不曾主導過社會觀感,或者我們會把其中一些人稱之為「名嘴」,把他們是做愛耍嘴皮子的人。是說,「名嘴」是不是必然是我們認知的「知識分子」,其實也頗有疑問。

另一方面,則是知識分子轉進大學後產生的「專業化」現象,在政治或經濟壓力的逼迫下,他們捨棄與公眾對話的能力與舞台,轉身鑽研知識,讓這些原本應該與一般大眾息息相關的東西,變得晦澀、拗口,充斥複雜的術語,使其成為自我生涯晉升的工具,而非增進民智的手段。這一點在台灣極其明顯,所有理論性質濃厚的學門皆是如此,所有深奧的專業理論並非要用來改造社會的現狀,只是方便那些寫論文的人升等加薪。而幾乎是所有的人,都汲汲於一些非常零瑣而花俏的議題,鮮有人想正面挑戰台灣所面臨到的,真正重要的問題。

身為這個遊戲規則當中的一員,我忽然對自己所學的東西感到非常惶恐。中國美術史一開始就是一個只對圈內人發聲的專業,由於掌握這門學科的基礎資料本身就極為困難,任何一個研究中美史的美國白人,幾乎是只要能理解漢字古籍在寫些什麼,就足以得到一般人的景仰和推崇。也因為這門學科要入門就這麼困難了,遑論還可以介紹給一般美國人所知,其窄化和封閉也顯得理所當然。

台灣的中美史發展,除了故宮的老人以外,餘下的就是接受美國這種「專業化學術」訓練回來的學者,所以縱然故宮的藏品馳名國際,國人對這些藏品的認知卻少得可憐,甚至不如遠在法國或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作品。這種巨大的疏離感,其始作俑者,可能就是這些帶進「專業化學術」的學者。

我本來就很希望中國美術史可以從深奧的殿堂學術釋放,讓更多人得以欣賞和認識,不只是像蔣勳那樣訴諸唯美的,更是可以跟歷史產生連結的,更有依憑的。所以才很勉強的寫了兩篇雜論,希望可以找到屬於美術史的大眾語言,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美術。當然,這很困難,一方面受限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能否掌握住所謂的大眾語言。談論中國美術,必然存在許多特殊的專門用語,比如皴法、用印、落款、題跋之類,以及──更令一般人困惑的──抽象的形容,如高古、疏淡、恢宏、清麗之類的用語,讓人覺得中國美術的「意境」既困難而難以參透。

無論如何,反求諸己是我在看《最後的知識分子》後的反饋,勉勵自己可以再學術專業和民眾之間找出一條連結的管道,雖然我也離不開書中所云,體制下的生活,但至少我們要有一種回到公眾的企圖心,我想這應該也是作者立論的期待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