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頂山大佛灣3號龕,六道輪迴圖)
(寶頂山大佛灣4號龕,廣大寶樓閣圖)
黎方銀(本文出自《大足石刻》,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二、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摩崖造像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創始人為大足僧人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1174-1252),歷時七十餘年。它是按總體構思有組織開鑿的一處有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
(聖壽寺)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壯觀,為南宋趙智鳳創建,後遭元、明兵燹,明、清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為清代重建。
大佛灣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依次刻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圖、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佛傳故事、釋迦涅盤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相、毗盧洞、父母恩重經變相、六耗圖、地獄變相、柳本尊行化圖、十大明王、牧牛圖、圓覺洞、柳本尊正覺像等,無一龕重複。全部造像均配有文字。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朝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台,高2.31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為7.90米。壇台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主要有祖師法身經目塔、七佛龕壁、報恩經變洞、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毗盧庵洞、華嚴三聖洞、灌頂井龕等。
寶頂山摩崖造像和中國前期石窟相比較,具有以下的特點:
1.寶頂山摩崖造像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信眾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和男送大足密宗僧人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2.寶頂山大佛灣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互相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受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3.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採博收,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寶頂山大佛灣15號龕,父母恩重經變相)
4.寶頂山摩崖造像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範例。造像內容和表現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婚娶、送別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情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牧牛圖」長達30米,刻出林泉山洞,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儘管造像所要表達的是宗教教義,但卻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嘆服。
(寶頂山大佛灣8號龕,千手千眼觀音像)
5.寶頂山摩崖造像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多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創,借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孔雀開屏。釋迦涅槃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地獄變相表現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圓覺洞內的數十身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如綢,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洞內明暗相映,神秘莫測。高大的華嚴三聖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袈裟縐褶舒展,披肩掛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數百斤重的石塔歷千年而不墜。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此外,寶頂山摩崖造像中尚存碑偈16通,題刻、遊記、詩詞44件,培修、裝絢記49件,文字總計兩萬三千餘字。其中,刻於公元1174-1252年間的《唐柳本尊傳》碑,以及公元1425年劉畋人撰的《重開寶頂石碑記》等對研究寶頂山石窟史乃至中國密宗史都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 Jan 13 Tue 2015 10:34
大足主要石窟造像─寶頂山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