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6號窟,西方三聖)
黎方銀(本文出自《大足石刻》,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五、石門山摩崖造像
石門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二十公里處的石馬鎮新勝村。石門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1151)。刻像崖面全長71.8米,崖高3.4-5米,共有造像十二龕窟。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碑偈、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進等工匠師鐫名。
(石門山2號龕,千里眼、順風耳像)
(石門山7號龕,獨腳五通大帝)
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如第2號玉皇大帝龕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銅鈴,似能目及千里;順風耳面貌醜怪,張耳作細聽狀;二像肌肉豐健,筋脈顯露,手法誇張。第7號龕獨腳五通大帝,左腳獨立於一風火輪上,廣額深目,口闊唇厚,袍帶飛揚,有來去如風之勢。第10號三皇洞現存造像35身,儒雅清秀,衣紋折疊舒展,手法寫實,「人味」多於「神味」。第12號龕造像98身,以東嶽大帝、淑明皇后居中,反映出宋代東嶽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
(石門山10號窟,三皇洞)
佛教題材主要有藥師佛龕、水月觀音刊、釋迦佛龕、十聖觀音窟、孔雀明王窟、訶利帝母龕等。其中尤以第6號窟十聖觀音像最為精美。
(石門山8號窟,孔雀明王像)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