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咻咻咻」投了幾個飛彈到日本海的當兒,我正很努力趁著暑期偷空拚命看書。考上研究所後,我驚覺自己所知道的太少(有一部份也是自己文章寫得過火,開始心生恐懼),趕緊掇拾幾本「經典」,看可否趁暑假期間啃進去。但那種書對我而言常是致命的催眠藥,何時何地都無法讓我清醒且專注的看著艱澀的內文超過二十分鐘──也許連十分鐘都很難。所以我向來覺得美術史並非我真心所鍾愛,因為我可以看著無聊的「植物扦插方式」一小時也不嫌累,還會真的把裡面的方式記起來。

專門的學術書籍有一些難度,但看書不能稍緩,恐怕一旦懶惰,就一直懶惰下去了。於是乎我便以此一「高貴」之理由,重新開啟我狂買書籍的壞習慣(我之前沒有什麼買書,是因為搬家在即)。昨天買了一本《平安日本》,今天手癢又買了一本《我這一代香港人》。最近台灣閉塞地令我害怕,看第四台只敢在電影台和國家地理頻道一類轉來轉去,台灣新聞台尤其避之唯恐不及。北韓發射飛彈一事,我先在CNN看到,又轉到NHK,新聞時段幾乎就只處理飛彈事件。不似台灣所有的新聞台只有短短三分鐘左右的報導,絕大部分還放在「賣嬰事件」和「陳幸妤出院」的新聞後面,真是恐怖。反正相較於不知道平埔族分布、沒聽過南北管、認不出台灣畫家名字的人而言,我已經夠「本土化」了,多了解這塊島嶼以外的事情,包括從前和現在,毫不為過。

茂呂美耶筆下的日本揉合考證和文采,替我打開除了傑尼斯、偶像劇、綜藝節目、AV女優以外的古典日本。我以前也特地買《日本通史》之類的「大專用書」來看,但其內文實在平淡無趣,而且恐怕連陳述的內容都有點問題。我自對日本產生興趣以來,就一直特別鍾情於平安時期,後來還看了大和和紀畫的《源氏物語》,然後看林文月翻譯的《源氏物語》版本。此本《平安日本》,算是替我支離的理解做一整理,亦可算一「補完」。當然,真要仔細理解下去,是不可能有「補完」的一天,但若只是求個梗概,或是在外行人面前吐露三兩語以示自己的博學,這書算是綽綽有餘了。

《我這一代香港人》則是陳冠中的著作。我總瞅著這名字眼熟,才驚覺我想到的是畫家「吳冠中」,當然我也想到「陳冠希」──如果有人對吳先生不熟的話。

雖然此書寫的是香港,但讓我買下此書的關鍵是裡頭一篇寫台北的文章:〈現在讓我們捧台北〉。可嘆活在這座島嶼,再怎樣佯裝自己有國際視野、雍容氣度,還是鍾情那些寫台灣的文章──還得是「捧」台灣的。一個住在台北六年的香港人寫台北,寫出來的見地比一直活在台北的台北人還要明晰,想來是旁觀者清罷。至於香港,即便從我有記憶以來就從港片認識香港,也看了許許多多有關香港的文章,包括旅遊導覽,我仍無機會親炙該地,非常可惜。這十幾年來的旅遊宣傳構築眾人的印象,已經把香港定位成一個專事購物吃食之所,香港人自己或也作如是觀。但我想他一定有更多豐富的內涵可供挖掘,畢竟這個地方曾經是台海兩岸唯一擁有自由的所在,兩岸的隔閡是依靠此彈丸之地尚能稍通有無。我們大眾媒體粗俗的功力不如香港,就是中文大學或牛津大學出版社所出的一些嚴肅書籍,台灣也不盡然有與之比擬者。若我們自許台北底蘊深厚,則香港自頗富玩味,故事更多。

arrow
arrow

    秋風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